“市科技局將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堅持創新開路,以創新思維破解‘創新之問’。”市科技局局長周成東告訴記者,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勝利閉幕后,該局迅速組織傳達學習全會精神,緊密結合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實際,研究制定貫徹落實舉措,系統謀劃下一步重點工作。
據悉,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扣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持科技打頭陣,狠抓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引育、創新環境優化等工作,全社會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研發平臺總量均居全省第三,滁州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中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分別位居全國第64、69位。
科技之光熠熠生輝,創新之力澎湃不息。“市委全會關于科技創新的系列部署要求,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路徑和方向。”周成東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將堅定走好創新之路,全力展現創新之為,把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十四五”科技創新工作圓滿收官,奮力打造全省科技創新重要戰略支點,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市科技局將聚焦六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戰略謀劃。高質量完成“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明確未來五年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力爭將我市更多重大創新平臺、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改革舉措納入省級規劃盤子。二是壯大科技企業隊伍。持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與增量持續位居全省前列。三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圍繞“8+3”新興產業鏈和未來產業布局,實施“有組織”科研攻關。建立完善技術需求征集和項目形成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產業“卡脖子”難題,爭取在省科技攻堅計劃項目立項上實現新突破。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深化“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推動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工大智谷(滁州)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實體化運營。完善“發現-驗證-孵化-產業化”全鏈條轉化體系,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滁轉化落地。五是深化區域協同創新。深度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扎實推進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戰略合作。高效運營天長—上海、南譙—浦口等“科創飛地”,構建“研發在外地、轉化在滁州”的協作模式,主動承接優質科創資源溢出。六是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發揮好市委科技委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評價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強化科技金融賦能,用好天使投資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推廣“創新積分貸”等金融產品,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引進和培育,營造近悅遠來的創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