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5年8月18日6版)
8月11日,在安徽斯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研發部的工程師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調整配方,仔細記錄著實驗數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公司研發部負責人周夢俊說。
安徽斯邁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來安縣經濟開發區,是一家生產光伏膠、電子密封膠、氨基樹脂環保改性劑等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在創新研發的道路上持續發力。
“除了購買原材料和設備,公司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是最多的。”公司財務負責人耿淼介紹,為了提升研發實力,公司成立研發中心,組建了由19名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先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安徽大學、滁州學院等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憑借著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該公司在行業內迅速崛起,成為密封用填料細分領域的領頭羊。“我們研究出獨有的工藝路線,解決了傳統發泡硅酮膠彈性差、觸變性低、固化慢、粘接強度低、耐溫差、產品質量不穩定等技術難題。”公司總經理田建國介紹,基于這一技術生產出的密封用填料,滿足了航空、航天、國防、動力電池、建筑和交通等領域對該類產品的需求,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研發出的“耐紫外脫醇型光伏硅酮密封膠材料”,更是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徹底改變了過去這一產品依賴進口的情況。2024年,這家僅有115名員工的中小企業,實現產值1.33億元。
“用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來安縣科技局局長夏少倉介紹,為此,該縣精準聚焦,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制定了詳細的人才需求目錄,通過多種渠道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0個、頂尖人才4名、高層次人才50余名,圍繞企業技術需求開展揭榜掛帥、校企合作、協同創新,將科技資源精準滴灌到產業、企業,推動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雙向奔赴”。
“為了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去年,我們累計兌現縣級科技創新獎補資金2442.5萬元。”夏少倉介紹,來安縣修訂完善《加快建設創新型來安若干扶持政策》,并配套制定《來安縣科技創新服務券實施辦法》,對企業創新研發給予資金扶持與獎勵。同時,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共建研發平臺、聯合開展科技項目攻關等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為了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來安縣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對科技型企業實施分類指導、精準扶持。目前,全縣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26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80家,金禾、捷泰進入市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庫,形成梯次發展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