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鳳陽縣武店鎮將踐行“楓橋經驗”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相結合,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社會治理中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作用,著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加強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武店鎮現有1個鎮調解委員會,26個村(社區)調委會,專職調解員30人,兼職調解員60人。為做好人民調解工作,該鎮不斷加強人民調解員技能培訓,增強其對政策法律知識的學習,把提高人民調解員法律素質、業務能力、調解技巧作為打造專業高素質調解隊伍的重要抓手。同時針對農村常見的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征地拆遷等矛盾糾紛,推送典型案例,進一步提升人民調解員調處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
專項治理,集中化解糾紛。武店鎮堅持每周對各村(社區)的矛盾糾紛進行細化排查,分村社設立臺賬,每周匯總上報,有突發矛盾糾紛的隨時上報。對排查出來矛盾糾紛進行集中研判,做到哪里有糾紛,哪里就有調解員。針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隱患,由村(社區)人民調解員第一時間進行調處,化解有困難的隨時上報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分析調處化解。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結合,做到小事不出村社,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進行調處化解。
廣泛宣傳,營造法治氛圍。武店鎮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與調解工作緊密結合,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各類普法活動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人民調解相關知識。通過宣傳,讓群眾充分了解人民調解的受理范圍、工作程序及調解效力等內容,引導群眾通過人民調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成為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首選方式,營造“化解矛盾糾紛靠人民調解”的法治氛圍。 (王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