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琪
馮琪,男,1995年3月生,中共黨員,全椒縣理論宣講專家庫成員。馮琪以“網絡”為舞臺借用理論之光守牢思想陣地,創作網絡評論文章30余篇,緊跟熱點事件創作微博“Q評”系列短評,累計閱讀量近20萬;以“鏡頭”為媒介傳播生活美好,自拍自制風景類短視頻宣介全椒,獲評滁州dou亭好第三季短視頻大賽優秀獎;借助新媒體傳播效應,把黨史課堂建在“指尖”,參與錄制《黨史故事青年說》微視頻播放量累計超10萬;作為微博社區志愿者,累計投訴涉黃低俗、賭博、售賣個人信息等違法違紀信息2000余條,為網絡“清朗”貢獻青年網民力量,是新時代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與守護者。先后榮獲中組部2019年度組織系統相關工作優秀表彰、安徽省委組織部優秀信息員等榮譽。
編織故事“上網”, 以“指尖”為陣地傳遞暖心溫度
基層是成長的沃土,2018年10月,馮琪作為選調生來到西王鎮夏集村擔任村書記助理,他將兩年多在村選調經歷轉化為一個個情感飽滿的故事,以《入“夏”—我眼中的扶貧印跡》為題,記錄下駐村期間與村民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幫助脫貧戶申請種養殖產業、為留守兒童開設“周末課堂”、助力村集體發展特色項目……這一幕幕的“原景重現”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江蘇教育電視臺等平臺傳播,被網友稱為“暖心的扶貧日記”。
短片鏡頭中,群眾亦是主角,通過記錄他們平凡的事跡捕捉閃光點,在《永遠跟黨走》微視頻中,他用第一人稱視角再現紅色記憶,邀請到抗美援朝老兵王洪喜口述歷史,真切感人,視頻播放量累計超10萬。2022年5月,他撰寫《為什么加入中國共青團》一文,以故事自述的形式展現青年的信仰選擇,不僅傳遞溫暖,更讓網民感受到“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力量”。
助推評論“上網”,以“網絡”為舞臺守牢思想陣地
從事組織工作至今,他深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何將理論宣傳與網絡傳播緊密結合?怎么用“小切口”解析“大主題”是他給自己設立的目標。2018年以來,圍繞鄉村振興、生態發展等主題,撰寫《學治理“金句”悟脫貧“良方”》《加倍奮進繪就“皖”美藍圖》等理論稿件3萬余字,文章通過8個鮮活案例和26處民生變化,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網言網語”,通過鄉村振興中的民生變化、黨史發展中的重要節點等小切口挖掘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的政治內涵。
在建黨百年之際,他參與攝制《百年全椒·全椒百年》系列短視頻,通過一例例重大事件解讀黨史,線上播放量10w+。2021年以來,他緊跟全國“兩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創作微博“Q評”等短評30余條,吸納粉絲數1.6萬,累計閱讀量近20萬,貼近群眾關切,突出正向引導,帶動網民理性思考、凝聚社會共識。
倡導清朗“上網”,以“鏡頭”為媒介傳播美好生活
作為“青椒可愛琪”自媒體的運營者,馮琪深知網絡空間“正能量充盈,負能量退場”的重要性,他通過微信視頻號、抖音號等平臺,拍攝原創視頻《總要帶她來一次全椒吧》《全椒·太平橋》等,展現社會向上向好風貌、表達積極樂觀態度等內容,閱讀點贊量10萬+。同時,他運營的新浪微博賬號獲得橙V認證,并于2022年5月通過微博社區志愿者(微博監督員)官方考核,成為一名微博社區志愿者,近三年累計投訴涉黃低俗、賭博、售賣個人信息等違法違紀信息2000余條,為守護網絡空間清朗貢獻青年網民力量。
馮琪是新時代青年與網絡空間“雙向奔赴”的生動縮影。他在“云端”播撒下一粒粒正能量的種子,在信息紛繁的時代助力網絡生態“清風常拂”,讓數字時代“春暖花開”。正如他所堅持的: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看見,每一次發聲都應當有意義!正是青年力量對時代命題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