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朱卓)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有了解決辦法,今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處理后,施工單位事先在銀行存儲的工資保證金將直接用于支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保護農民工工資權益,優化營商環境,成為我省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的一項重要兜底保障措施。
《實施辦法》所指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以下簡稱工資保證金),是指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單位(包括直接承包建設單位發包工程的專業承包企業)在銀行設立賬戶并按照工程施工合同額的一定比例存儲,專項用于支付為所承包工程項目提供勞動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專項資金。《實施辦法》明確,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自工程項目取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報告批復)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依法不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批準開工報告的工程項目自簽訂施工合同之日起20個工作日之內),持營業執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差異化繳存證明材料,在經辦銀行開立工資保證金專門賬戶存儲工資保證金,或開立銀行保函、保證保險等工資支付擔保手續。同時,《實施辦法》指出,建立與企業征信相掛鉤的管理機制,視情況提高、下浮工資保證金存儲比例或實行減免措施,發揮工資保證金制度獎優罰劣的激勵約束機制作用。
在工資保證金使用上,施工總承包單位所承包工程項目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經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作出責令限期清償或先行清償行政處理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到期拒不履行的,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向經辦銀行出具《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通知書》。由經辦銀行從工資保證金賬戶中將相應數額的款項以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給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指定的被拖欠工資農民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