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安徽往前趕】“端穩飯碗”的滁州答卷

我市聚力實施“百億斤皖東糧倉”建設工程,去年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居全省第三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小崗村考察并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和總書記考察小崗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聚力實施“百億斤皖東糧倉”建設工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滁州答卷”。去年,我市全年糧食總產96.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居全省第三。

守好耕地“責任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守住了耕地,就守住了糧食安全的根基。

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多次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到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繃緊糧食安全生產這根弦。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的引領下,全市上下行動更加有力,全力推進“百億斤皖東糧倉”建設工程。

全市糧食生產任務被精準分解到各縣(市、區),細化到鄉鎮、村組,落實到主體和田塊,構建起市、縣、鄉、村重農抓糧的責任體系。

在耕地保護上下功夫,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對違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在地力提升上做文章,以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料、秸稈還田和種植綠肥為重點,大力實施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技術,鞏固和提高耕地基礎產能。目前,全市已建有耕地質量監測點119個,精準掌握全市耕地質量動態,耕地質量等級逐年提高。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市試點,2023年60.193萬畝任務全面完成并通過驗收;2024年66.1萬畝任務量居全省第一,所有項目均已開工,其中4個縣區提前實施7.29萬畝且已完工,來安、鳳陽、明光率先啟動2025年項目建設,共9.304萬畝。

此外,我市還積極探索耕地保護新機制,通過“先旱田后水田、先整地后配套、先流轉后確股”的建設路徑,最大程度做到改田不誤農時,確保了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

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守住了耕地紅線,還提升了耕地質量,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有力保障,讓皖東糧倉的根基更加堅實穩固。

科技賦能強動能

科技力量正深刻改變著糧食生產的面貌,為我市糧食安全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種業創新是關鍵一招。我市強化種業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前沿性育種和生物育種技術研究,2024年新增1個省級水稻新品種和3個省級小麥新品種,為糧食生產注入了優良“基因”。

農機更新換代是一大亮點。全市加快農機更新換代,截至目前共報廢老舊農機具7.2萬臺,成功研發工廠化育秧自動碼盤機、浸種催芽一體機、花生起壟精密播種機等新機具,讓農機裝備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2024年度全市14個育秧中心、24個糧食烘干中心、5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全部完成建設,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8%,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積極探索智慧農業建設。通過“智慧皖糧”信息化系統,我市實現了政策性糧食收儲入庫、質量檢驗、糧溫監測、視頻監控、出庫監管等全過程、實時化、精準化管理,既提高了糧食倉儲的效率,又有效降低了糧食損耗,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開展“單產提增”行動。全市落實優質專用糧980萬畝以上,建立2個省市縣三級共建指揮田,實施12個糧食作物精耕細作示范點、2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行動、1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5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項目,建設各類示范點24.6萬畝,輻射帶動超600萬畝次。通過加強農機農藝結合,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1100余名農技人員開展網格化技術指導,實現鎮、村全覆蓋。同時,建立健全機收減損技術應用和監測體系,推動高效精量播種機械升級換代。去年,全市小麥、水稻平均機收損失率分別降至0.8%、1.2%,較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持續鞏固了主糧作物機收減損工作成果。

優鏈優農增效益

我市聚焦糧食產業全鏈條發展,積極做大龍頭企業,優化糧食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布局,推動糧食產業“五優聯動”“三鏈協同”,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升級。目前,優質稻米、小麥、稻蝦等農業產業集群不斷壯大,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53家,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行動加速推進,全市累計新增綠色食品項目177個、總投資371.79億元,創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35家,為長三角地區提供更優質、更綠色的農產品,提升了滁州在區域農業產業中的地位。

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模式,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農民與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例如,天長市依托糧食產業園,與安徽農墾農產品公司合作成立倮倮米業公司,不僅提升了糧食加工的附加值,還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和增收,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成功范例。

聚焦釋放改革活力,不斷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積極推廣《滁州市村集體經濟合同示范文本》,規范流轉行為。全市擁有家庭農場2萬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900多家,居全省前列;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達5000多家,全市承包地流轉率68.4%。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以穩糧增收為總抓手,圍繞打造農業強市目標,聚力推進“百億斤皖東糧倉”建設工程,聚焦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圍繞提質增效,優化種植結構,全力抓好穩產保供,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責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liuxx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国产大学生系列|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777精品成人影院|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久久伊人五月天|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公和我做得好爽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看|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欧洲mv日韩mv国产mv|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吊丝在线永久观看最新版本 |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www.亚洲精品|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欧美黑人vs亚裔videos| 免费在线观看污视频网站|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日本三级中文字幕| 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56|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国产丝袜制服在线| 久久精品老司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