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適應人口老齡化、新型城鎮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充分發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促進居民增收、實現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2月17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提質增效的意見》,圍繞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優化管理服務、強化部門協同、保障措施五個方面,提出了15條措施,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工作推進擴面提質增效。
參保人數將持續增加
一直以來,安徽省企業養老保險在參保人數、結構和服務水平等方面與先進省份還有一定差距,部分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存在“漏保”、“脫保”、“斷保”的情況。
圍繞“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參保人數將不斷提升。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與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求相協調,與實現共同富裕進程相適應;到2030年底前,全省實際繳費人數占應參保人數的比率力爭達到90%。
參保結構也將更加優化,適應新型城鎮化的需要,積極引導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等參加企業養老保險;到2030年底前,全省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比率力爭達到50%。
在健全養老保險體系方面,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覆蓋面,不斷健全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推動養老待遇來源多元化;到2030年底前,全省企業年金參加人數占企業養老保險的比率力爭達到10%,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占職工養老保險的比率力爭達到40%。
三大支柱健全養老保險體系
健全的養老保險體系,需要多層次多支柱的支撐,這需要從制度方面不斷加強。
基本養老保險是養老保險的第一支柱,安徽省將發揮企業養老保險再分配的調節作用,鼓勵職工多繳費、長繳費來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支持低收入群體通過參保繳費來保障老年生活。落實企業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落實企業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逐步提高養老金水平。
企業年金是發展養老保險的第二支柱,安徽省將擴大企業年金制度覆蓋范圍,完善企業年金政策,推動年金擴圍增效。聚焦重點行業、新興產業,鼓勵用人單位低門檻參加、低覆蓋比例和低繳費標準起步建立企業年金。建立人才企業年金專項計劃,引導建立政府或行業協會集中委托年金計劃,探索建立自動加入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年金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的獨特作用,助力人才興皖工程。
針對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安徽省將全面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有條件的群眾積極參加個人養老金,滿足廣大群眾的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
支持困難群體參保
在參保繳費、轉移接續、困難群體保費籌資政策等方面,該政策都予以進一步明確。
在參保繳費政策方面,安徽省將全面落實放開企業養老保險參保戶籍限制政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自主選擇參保地。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可按月、按季、按年繳費,同一繳費年度內,可在當年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按需多次調整繳費基數檔次。企業職工離職后,當年內未繳費月度,可在離職當年12月31日前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申報繳費,并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繳費。
同時,積極引導被征地農民、進城務工人員、有繳費能力的城鄉富裕居民參加企業養老保險。允許省內戶籍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自主選擇待遇領取地,持續推動實際繳費期間的養老保險關系自動轉接,促進省內勞動力和人才有序流動,切實維護參保人員養老保險權益,提升養老保障水平。
落實就業困難人員參加企業養老保險補貼政策,適時調整低收入、無勞動能力等困難群體繳費補貼標準。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期間,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一年的人員,由失業保險基金按規定為其繳納養老保險費。探索政府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的幫扶政策。
不斷優化管理服務水平
此外,該政策還對管理服務、部門協同等提出了優化措施和要求,讓群眾參保更加方便。
安徽省將豐富參保繳費方式,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便捷化的參保繳費等服務,拓展個人繳費費用查詢渠道。高效推進更多養老保險服務事項“全省一單”,實現服務“一網通辦”“自助通辦”“跨省通辦”,讓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深拓社保“就近辦”服務內容和方式,延伸養老保險公共服務,實現城區“三公里”、農村“五公里”、網上“零距離”的暖心社保服務目標。
同時,實施開發區企業參保行動,構建民營企業和職工利益共同體,引導“生存型”“成長型”個體工商戶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依托各地大數據平臺等渠道,完善全省集中數據資源庫,為擴大參保覆蓋面和治理重復參保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安徽省還將針對靈活就業人員、小微企業職工等重點人群,量身提供政策咨詢服務;聚焦重點行業、新興產業,建立社保宣傳專員機制,點對點開展政策宣傳和經辦服務;依托金融機構培育一批養老金融咨詢專家,不斷提升群眾的養老規劃意識和養老金融素養。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