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剛)專精特新企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聚要素、優服務,持續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引導和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厚植現代產業實力。
去年,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通過實施梯度培育、技術創新、數字賦能、融資提升、要素保障及環境優化“六大行動”,著力培育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487戶,居全省第三位;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66家,占規上工業企業的18.09%;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8家,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安徽鑫鉑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專精特新企業成功上市,闊步走向資本市場,占全市上市企業的50%。
專精特新企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與資本支持。《意見》首次提出了由市財政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獎補,以此激發企業積極性。不僅如此,我市全面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及措施精神,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近三年來,我市5家專精特新企業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1948.9萬元;118家專精特新企業獲得省財政獎補8258萬元;92家專精特新企業獲得市財政獎補1314.58萬元。
在金融賦能上,我市持續推進“十行千億萬企”中小企業融資專項行動,建立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項目信息庫;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在安徽省股權交易托管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截至目前,我市87家專精特新企業在安徽省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成功掛牌。
創新,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靈魂。我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企業技改投入。 2023年以來,我市48家專精特新企業開展了技術改造。持續建設企業創新載體,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截至目前,我市1家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1家專精特新企業建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為進一步加強企業人才供給,我市開展滁商大講堂系列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活動。去年以來,舉辦5期滁商大講堂專題培訓,累計培訓1200余名企業管理人員,并組織60余名專精特新企業高級管理人才赴西安交通大學開展專題培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