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秧好半年稻,苗好七分收。立夏時節是水稻育秧的關鍵時期,我市各地正加緊進行機械化育秧,全力以赴為今年的水稻種植打牢基礎。
5月5日,在全椒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育秧車間,一條水稻育秧自動化流水線上,工人們分工協作,將提前浸泡的種子和培養土投入自動化設備內,并有條不紊地在機器上擺放育秧盤。水稻種子通過設備鋪土、淋水、播種、覆蓋面土等工序后進行裝盤。據介紹,通過機械化育秧,這樣一臺機器每天可以滿足300畝大田的育秧需求,并且從開始的落盤到最后的疊盤,中間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節約了寶貴的農時,減少了人力成本,育秧質量也更好。
“2023年,我們合作社1萬畝田機插秧訂單已經全部落實。目前,1000畝地的空白田秧苗全部下地,麥茬田剛剛開始育苗,預計到6月5日前后結束。”合作社理事長陸維其介紹。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通過水稻生產機械化、規?;?、標準化、專業化發展,促進水稻持續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目前全縣46家水稻育秧中心及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均‘馬力全開’,為夏種打好基礎。”全椒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魏守彬說:“今年,我縣水稻計劃種植面積80萬畝,為確保水稻機械育插秧高效高質完成,我們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包保聯系農機專業服務組織,上門技術指導。同時做好集中育秧設備建設項目推進,進一步提升水稻集中育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