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2022年4月14日六版)
□ 本報記者 李光明
“‘田長制’實施后,私挖養蝦池的數十起問題都被一一及時叫停并整改到位。”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西卅店鎮幸福村副田長王繼喬說。
王繼喬口中的“田長制”,是定遠縣從西卅店鎮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全縣廣泛推行的一項制度創新,旨在層層壓實耕地保護責任,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定遠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前些年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下滑,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耕地閑置“荒田”、種樹種草“占田”、違規建房“毀田”現象時有發生。
為切實破解“三田”難題,定遠縣從西卅店鎮的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田長制”,以“管、建、種、護、活”為抓手,堅決扛起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助力鄉村振興。各級田長主要職責是保護耕地、建設耕地、利用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確保實現耕地總量不減、質量提升、產能提高總目標。
2020年4月,定遠縣在西卅店等鄉鎮開展“田長制”試點,并逐步推開。
截至今年1月,定遠縣已設立縣鄉村三級田長2664名,劃分網格責任區258個,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網格化、全覆蓋”的責任體系。
縣級田長抓統籌。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總田長,對全縣耕地保護、建設和利用負總責;其他幾個班子同志負責包保鄉鎮。
鄉鎮田長抓落實。鄉鎮主要負責同志任鄉鎮田長,履行屬地第一責任人責任,其他班子同志包保到村。
村級田長抓巡查。村“兩委”負責同志任村級田長,包保到村民組,重點對“三田”現象開展常態巡查,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
在此基礎上,實行部門聯動,提高“協同作戰”能力。縣田長制辦公室負責牽頭抓總,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工,做好日常協調調度,開展重點督查考核。鄉鎮和縣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承擔耕地建設、監管、利用等各項工作,形成合力。
“管好田”“建好田”“種好田”“護好田”“盤活田”……“田長制”工作如今已然成效初顯。
以西卅店鎮為例,“田長制”實施后,該鎮亂占耕地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該鎮巡查及時發現占農田挖塘3起、栽樹19起、建房1起,均現場予以制止并督促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