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2021年,我市通過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促進人才流動,建立開放包容性市場環境,完善交通、文化、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完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積極推動“包容普惠創新”,持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
定期專班調度,強化責任協同。充分發揮工作專班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定期調度作用,聯合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雙對標”活動,緊盯時間、環節、材料、收費等核心要素,梳理細化各項指標任務,及時研究分析,總結典型案例,逐條逐項細化推進落實,集中精力補短板、強弱項,著力縮短指標差距,全力突破優化營商環境壁壘。
完善工作機制,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堅持人才強市戰略,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健全“智匯滁州”人才政策,推進人才工作“四大工程”,廣泛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人才項目。堅持“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四融模式”,構建重大科研成果全鏈條轉化機制,助力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堅持平臺思維,深化與大學大院大所合作,積極參與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加快滁州高教科創城、原創科技城等創新平臺建設,推動蘇滁高新區和滁州高新區爭創國家級高新區。
持續擴大開放,推進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我市優勢產業作用,深度參與對外合作,鼓勵重點外貿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民營企業出口貿易,保持外貿進出口平穩增長。聚焦八大產業鏈特別是光伏產業,扎實做好“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工作,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全力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聚力服務提升,增強群眾獲得感。加強民生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謀劃,著力抓好在文化、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統籌配置公共服務資源,補齊社會服務領域短板弱項,推動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