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5年9月3日T6版)
100歲抗戰老兵高維田:
“活著就要為黨和國家作貢獻”
“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個信念,寧可前進一步死,決不后退半步生。”8月28日,100歲的抗戰老兵高維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胸前的一枚枚軍功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高維田的老家在天長市金集鎮唐莊,小時候一家人過著清貧的日子。有一回,高維田和3個伙伴談論世道不公,還被日本人欺負,就決定一起去參軍。1943年上半年的一天,沒有與家人商量,高維田和伙伴們一起投奔了新四軍天高支隊金集區大隊。1943年6月,高維田正式參加新四軍,被編入二師獨立旅。
這段時期,日寇先后對淮南津浦路東游擊區發起三次大規模掃蕩。“日軍實行‘三光政策’,第一次損失最大,各個集鎮都被燒掉了,房子被燒了,群眾跑了,形成無人區。”高維田說,他參加了新四軍組織的第二、第三次反掃蕩斗爭。
第二次反掃蕩戰斗是1943年在冶山、陳橋、八百橋等地展開的,共發生數十次與日偽軍的戰斗。“我們班的任務是打掉日軍的后勤運輸隊,經過多次偵察,我們發現日軍十分狡猾,經常趁著夜色,通過水路運送物資。”高維田說,戰友們將計就計,摸黑打伏擊,提前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上埋伏,等到敵人進入伏擊圈后開火,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有效切斷了日軍的物資運輸。其間,高維田還被調到新四軍第二師東分區公安局執行看押戰俘、除惡霸、斗地主、打擊資敵不法商人的任務。
由于對敵斗爭機智勇敢、表現出色,1944年,高維田被部隊首長抽調擔任警衛員。第三次反掃蕩主要是在葛塘集、水口、六合一帶展開,先后消滅日偽軍4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部分日寇仍不甘心失敗,退守來安水口,新四軍組織攻打來安、黃泥崗、腰鋪,日寇只好退守滁縣,后又經歷了日寇幾次大的反撲戰斗。“當時斗爭十分復雜,日偽頑三方相互勾結,尤其是日本鬼子負隅頑抗,經歷多次慘烈較量,我軍最終取得了勝利。”高維田高興地說。
后來,高維田又參加了解放戰爭,1958年他隨部隊響應國家號召,奔赴北大荒,墾荒戍邊,直到1963年才轉業回到家鄉天長,1984年光榮離休。
“父親常說,活著就要為黨和國家作貢獻。如今像他這般年紀的老兵已經不多,他還想再加把勁,讓紅色故事流傳下去。”高維田的女兒高慧告訴記者,離休后的高老仍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經常到機關、企業、學校講述革命歷史,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用親身經歷講述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國家發展需要人才,希望你們好好讀書,永遠不要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面對青少年,高維田總會深情地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