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組織建設的不斷夯實,到農村新型人才的茁壯成長;從產業振興的強勁勢頭,到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從關工品牌的創新實踐,到關愛工程的全面覆蓋……近年來,來安縣各級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寶貴經驗和獨特優勢,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精耕細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關工助力”行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人才培養中,來安縣關工委注重農村新型人才培育。特別是參加科技培訓的青年農民中,已有180人成為鄉村產業帶頭人,其中9人被評為“高級人才”、168人被評為“中初級人才”。全縣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新型經營主體數量,分別達到1750個、930個。接受精準跟蹤助學的大學生,近3年有98人順利完成學業。張山鎮桃花村青年農民張俊成在縣農委科技“五老”指導下,從家庭農場起步,發展到擁有600畝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的滁州樂邦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帶動周邊800戶農民種植蔬菜1.5萬余畝,精準扶助在校家庭困難大學生4人,成為農村新型人才培養的典型代表。
此外,就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來看,來安縣關工委的工作也是碩果累累。約千名有創業愿望的青年,得到“五老”結對幫扶。張山鎮關工委自2017年起,扶持回鄉創業青年農民高一軍,經過6次電商培訓,助其從一個榨油小作坊,發展到在拼多多、淘寶、天貓等購物平臺開辦11間商鋪,2024年銷售農產品超億元。
廣大“五老”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雙招雙引”和“百企興百村”發展戰略,招引民營企業和鄉賢大戶214個,引進農產品生產和農產品加工項目資金1.6億元。同時,優質高效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全縣訂單農業發展至60萬畝,370個農產品通過“兩品一標”認證。半塔鎮羅莊村老黨員賈徐仁、林克忠、張學軍,從1995年起帶領鄉親種植葡萄。2017年,羅莊村被省政府表彰為“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周邊7個村6000余農戶跟隨3名老黨員種植葡萄2.2萬畝,畝增收1.5萬元,為農民增收開辟新路徑。
就關工品牌創新角度而言,來安縣更是亮點紛呈。縣委政法委關工委連續3年組織縣教體局、縣法院“五老”,在口語翻譯老師配合下,到滁州市特殊教育中專學校舉辦聽障兒童、肢體殘疾兒童法治報告會。新安鎮關工委將有文藝特長的“五老”組織起來,成立17支“五老一小”文化小天使隊伍,根據不同教育任務,調動相應隊伍走上各類舞臺。獨山鎮關工委11個村建設“五老”調解室,在家門口為群眾宣傳法律知識和調解民間糾紛。2023年5月,安徽省“法治關愛·護航成長”活動在來安縣舉辦。2024年9月和11月,滁州市關工委“三基行”現場會、“用法施愛·護苗助長”品牌推進會相繼在來安縣舉辦,進一步擴大“六個一百”影響力。
各種關愛工程推進中,來安縣同樣實現全覆蓋。近3年來,縣直機關單位“五老”為家庭困難孩子辦實事624件,捐助解困資金168萬余元。全縣134名留守兒童,與“愛心媽媽”建立聯系檔案,接受“特別的母愛”,孩子們健康成長得到有力保障。
在組織建設方面,來安縣各級關工委在黨組織堅強領導下,緊盯助力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暨雙先表彰大會,對“六個一百”業績進行集中晾曬和現場考評,表彰64個先進集體和62名“五老”先進個人,極大激發基層關工委戰斗力。
以實際行動詮釋“五老”精神,用無私奉獻書寫鄉村全面振興壯麗篇章。來安縣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寶貴經驗和獨特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五老”們紛紛表示,將堅守初心、砥礪前行,把“鄉村振興·關工助力”推向新階段,為全縣鄉村全面振興再立新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