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日,在天長市千秋街道千秋社區紅色驛站內,志愿者們正在忙著為老人們修剪頭發。過去五年來,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每個月的20日準時與社區老人見面,已為老年群體提供免費理發服務累計超1000人次,成為應對老齡化需求的暖心實踐標桿和志愿服務品牌。
從“理發日”到“溫情符號”。2019年6月,千秋社區結合自身地處老城區、老年人口多的實際,聯合轄區多家理發店發起“愛在20,每月相約”義務理發的志愿服務活動,約定每月20日為固定服務日,組織理發師志愿者走進社區為老年人義務理發。五年間,參與義務理發的商戶和理發師越來越多,服務點從社區活動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小區廣場延伸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形成了“集中服務+個性上門”的雙軌服務模式,服務范圍覆蓋了整個社區。
創新模式破解老齡化服務難題。為了使志愿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千秋社區建立了“銀發檔案”,詳細記錄每位老人的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健康狀況、理發偏好等相關信息,確保服務對接順暢、精準到位。與此同時,社區還進一步強化志愿者隊伍建設,除專業理發師外,還吸引退休職工、青年學生等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技能服務+情感陪伴”的復合型團隊,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
志愿服務小切口撬動社區大治理。“愛在20,每月相約”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為老年人義務理發,加強了與社區老年人的聯系,社區通過活動深入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并進一步延伸服務方式與內容。例如,社區不定期邀請專業醫生開展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還積極組織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如舞蹈隊、戲曲班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社區還通過組織老年志愿者參與社區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讓老年人在奉獻中感受到自身價值和社會的認可,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
一把剪刀,剪去的是銀發,留下的是溫情。千秋街道“愛在20”志愿服務活動用多年的堅守證明,應對老齡化不僅需要硬件投入,更需以人性化服務構建情感聯結,這份“剪不斷”的關懷,正是社區治理最生動的注腳。(周通 王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