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代表:《政府工作報告》對教育事業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心關注使我非常振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教育不能只關注分數,還要從實踐、德育、美育、心理等多方面培養人才。我很高興國家增加了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課程,也希望高中能增設體育課,讓孩子們通過運動減壓、增強體質。我還建議加強對道德法治課程的重視,可以讓法律工作者走進課堂,用法律的光輝照亮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陳香代表:《政府工作報告》用大量數據突出實干成績,冷靜客觀、直面存在問題,部署工作具體務實,我完全贊同。身為交通建設領域的工作者,我建議充分利用政策性資金支持,加快推進寧蚌滁鐵路、鳳陽支線高速公路建設,推進S95鳳陽支線高速公路東延項目,推進明光至定遠高鐵站連接線建設,加強縣域互通互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
葉素健委員:建議分區域、列計劃、有重點深度挖掘滁州的歷史文化,通過舉辦文化節慶系列活動、打造形式多樣文化演藝項目等方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相結合,使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同時,圍繞江淮分水嶺主線,完善支線及輔線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道路改造、旅游標識完善、旅游硬件配置等工作,精心扮靚風景道,全面推動滁州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繆傳鳳委員: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先后印發一系列支持發展的文件,有力地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但相比亳州等地,仍有差距。建議堅持事業產業兩手抓,通過強龍頭、引育才、重扶持、促融合,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
丁曉麗委員:2024年,我市新增“皖美農品”品牌17個、總數已達40個。但是,除了“滁菊”等著名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多數特色農產品在消費市場中競爭力不強。建議加強地方特色產品保護,支持特色農產品的新品研發和種植培育。同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明確各自重點發展方向,壯大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做到“小特產大產業”。借助“小崗村”“定有良材”等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培育一批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深入挖掘農耕歷史、地方美食、品牌故事等文化內涵,以“講故事”“微短劇”等時下流行度高的傳播形式,為特色農產品注入更多人文元素,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全力打造長三角高端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
張悟開委員:嘉美包裝是一家服務飲料品牌的平臺企業,落戶滁州12年,在滁州投資超10億元,201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雖然企業在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作為傳統制造業企業,我們發現還存在創新意識較低、成果轉化較差、招引人才較難等共性問題。建議分類型舉辦“企業家沙龍”,拓寬企業創新思路,提升企業創新動力、能力和活力。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積極爭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政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效率提升、產品升級、效益增長。培養并留住本地人才,加大本地人才培養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愿意扎根滁州的本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全媒體記者劉 晨 張開興 喻 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