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秀委員(38名,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連俠 王厚平 王素俠 王翠霞
牛 斌 方 平 葉校正 朱厚奇
劉曉翠 江 良 江 海 杜春花
李進梅 李學斌 李家順 李 輝
楊玉紅 楊 芳 吳 飛 吳漢成
余中權 張 偉 張雨霞 陳 興
范振海 施 璇 姜 靜 洪衛東
洪 飛 宮 鑒 高 飛 高立新
黃平富 葛 軍 蔣宗惠 程 帥
程 旭 戴 穎
二、優秀提案(15件,按提案案號為序)
民進滁州市委:《關于加快人才強市建設 構建全鏈條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的建議》
葉素健委員:《關于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樹立“滁州樣板”的建議》
林楓委員:《關于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建議》
朱志明委員:《關于全力保障中小學校上下學時段交通安全的建議》
施發兵委員:《關于數字化轉型驅動企業新增長點的建議》
民盟滁州市委:《關于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建議》
九三學社滁州市委:《關于推進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致公黨滁州市工委:《關于用文旅大項目點亮江淮嶺脊線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民革滁州市委:《關于推動慢病防治一體化,促進醫療保障向健康保障轉型的建議》
民建滁州市委:《關于做優農業社會化服務全鏈條的建議》
臺盟滁州市支部:《關于把紅色基因融入小學思政課課堂的建議》
農工黨滁州市工委:《關于促進我市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建議》
王春榮委員:《關于打造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基地的建議》
汪園穎委員:《關于加強明中都遺址保護利用的建議》
王素俠委員:《關于建立八大產業滁州籍人才鏈的建議》
三、提案承辦先進單位(21家)
市委組織部
市委宣傳部
市委統戰部
市委政法委員會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市教育體育局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財政局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市農業農村局
市商務局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市醫療保障局
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
來安縣人民政府
鳳陽縣人民政府
南譙區人民政府
四、優秀社情民意信息(10篇)
陶興生委員:《關于完善滁州中學新校區周邊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議》
民建滁州市委:《關于規范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章慶亞委員:《關于規范“住改商”現象的建議》
陸小東委員:《“架空層”監管 刻不容緩》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滁城少數安置房小區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九三學社滁州市委:《關于清流中路兩處較大道路安全隱患整治的建議》
陳芳委員、陶會平委員,南譙區政協:《有關群眾交通出行的三件社情民意》
張家平委員:《優化提檔升級 暢享綠色出行》
天長市政協:《“管”好預付卡 讓百姓放心“充”》
俞鳳斌委員:《小座椅 也溫暖——關于優化提升公共空間休息座椅的建議》
五、優秀“微協商”案例(20篇)
(一)市政協委員小組(10篇)
陽明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提案委聯系指導):《電梯故障惹人愁 協商解決解民憂》
銀東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經濟委聯系指導):《協商“補漏”消防安全網》
花園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聯系指導):《開新門 通“心門”》
永樂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聯系指導):《改造隔離帶 打開安全路》
遵陽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聯系指導):《空地用得好 景區更文明》
古道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教科衛體委聯系指導):《協商助力 社區煥新》
沿河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聯系指導):《小協商聚起一條心》
龍蟠南苑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聯系指導):《協商守護“夕陽紅”》
梅鋪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港澳臺僑委聯系指導):《微協商助力好出行》
十三里店社區委員小組(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聯系指導):《惠民政策 共同商量》
(二)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10篇)
天長市千秋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不能讓圍墻變危墻》
天長市新街鎮政協工作聯絡組:《鄉村振興 委員出力》
明光市明東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美麗社區 協商守護》
明光市明光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協商破難 化危為安》
來安縣楊郢鄉政協工作聯絡組:《一線協商 服務為民》
全椒縣古河鎮政協工作聯絡組:《“微協商”化解企業用工難》
定遠縣拂曉鄉政協工作聯絡組:《“微協商”讓群眾出行更舒心》
鳳陽縣棗巷鎮政協工作聯絡組:《“微協商”溫度助力工程速度》
南譙區章廣鎮政協工作聯絡組:《商出一條便民路》
瑯琊區豐山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隱患變風景 愁容變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