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譙區龍蟠南苑社區依托“苑·幸福”近鄰黨建品牌,建設小區黨群服務站,因地制宜凝練總結了“五微”治理模式,筑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硬底盤”,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效能。
建立“微架構”。以小區黨組織作為鄰里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整合業委會、物業企業、網格員等資源,齊抓“鄰里文章”。以“樓棟+”為抓手,以小區黨支部帶樓棟、黨員帶群眾的“雙帶”為驅動,發揮每棟樓居民“地頭熟、人頭熟、情況熟”的優勢,常態化聯系群眾,確保黨的工作和政策覆蓋到小區每一個角落,形成黨建引領下“鄰里一家親,黨群心連心”的紅色小區新格局。
搭建“微平臺”。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中心與小區黨群服務站的結合,使黨群服務站成為了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依法履職盡責的平臺,收集社情民意的主窗口。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治理優勢,推動黨建與人大工作共同發展。“黨建+代表”模式的推行,開創了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管理基層事務的新局面,讓更多群眾有機會、有渠道及時了解政情、提出建議、參與監督,讓人大代表更好地為黨傳聲。
組建“微隊伍”。通過完善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物業、志愿者、網格員及在職黨員共同參與的“五方聯動”小區治理主體,積極運用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小區黨支部的帶領下,組建了文明宣傳、環境整治、為老服務等多支志愿服務小分隊。“微隊伍”架起“愛心橋”“幸福橋”,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提升了居民滿意度。
堅持“微服務”。小區黨群服務站內配置飲水機、藥品、雨傘、工具箱等,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戶外工作者以及小區居民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便捷貼心服務。黨群服務站內會定期開展物業經理“服務直通車”活動,物業經理與居民面對面溝通解決問題,形成了“急難愁盼當面談,物業經理來幫辦”的良好氛圍。
推行“微議事”。為營造共商共治共享氛圍,在小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推行“圓桌微議事”議事協商機制,搜集梳理問題清單,按照“信息收集、歸納分類、處置反饋、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要求,由相關方一起召開“微議事”協商會,讓大家一起坐下來共同商議解決小區民生、環境治理等問題,打通小區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