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廣大師生的平安健康令人牽掛,校園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我市在高質量推進教育體育領域平安建設工作中,以強有力的舉措為校園安全托底,切實維護教師和學校尊嚴,全力守護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項機制”守護平安底線
在校園安全這件群眾無比關切的大事上,我市始終樹牢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緊抓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切實筑牢每一道防線。特別是通過建立健全黨政同責考核機制、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和防治結合督查機制,堅決守護校園安全底線。
通過黨政同責考核機制,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校園安全責任體系,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等內容,嚴格兌現獎懲。建立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市、縣政府成立以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的學校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在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領域,健全日常安全監管、重大隱患督辦、約談警示通報等工作機制,及時通報情況,定期開展整治。
同時,我市建立健全防治結合督查機制。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標本兼治”原則,市教體局會同相關部門成立9個督導組,分片包保督導,健全常規排查、定期檢查、特殊時段督查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建立問題、整改、措施“三個清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四防建設”筑牢安全屏障
校園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事關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為此,我市扎實落實關于校園安全的各項保障工作,不斷抓實抓細校園安全人防、物防、技防、聯防等工作,千方百計筑牢校園安全屏障。
強化人防,按照“政府出資、部門管理、學校使用、公安指導”校園安保模式,為全市1142所學校配備專職保安2849人、配備率為100%。實化物防,完善校園及周邊防沖撞、隔離欄、減速帶等硬質防沖撞設施和校園臨空界面安全防護設施,全市校園封閉管理率、防衛器械“八大件”配備率、安全區域設置率均達100%。
深化技防,建成教育監控平臺系統,所有學校均建立校園監控系統,實現重點部位無死角、全覆蓋監控,視頻聯網、一鍵緊急報警和公安部門聯網率實現100%。全市625所學校食堂全部“明廚亮灶”,并做到食堂監控與餐廳顯示器、校園監控、市場監管局聯通,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在細化聯防工作中,我市結合智慧街面巡防建設,聯合公安等部門優化上學放學重點時段和校園周邊重要路段“高峰勤務”機制,常態化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全市學校“護學崗”設置率100%,形成以民警為主,以學校安保人員、教職員工、家長志愿者等為輔的校園安全共治體系。
“四大行動”織密防護網絡
校園安全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守護。我市通過統籌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常態化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普及、隱患排查整治提升、兒童青少年防溺水、學生心理健康護航等“四大行動”,全力為平安校園建設編織牢不可破的防護網絡。
在安全教育宣傳普及行動中,除了深入開展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外,還從公檢法等部門聘任法治副校長553名。各學校落實“1530”安全教育要求,定期開展預防溺水、防欺凌、防網絡詐騙以及交通、消防、法治等專題教育,讓安全教育融入日常、進入課堂、走入家庭。
隱患排查整治提升行動,則突出校園消防、燃氣、食品、校車交通安全,以及防欺凌、防溺水、掃黑除惡、校園周邊、校外機構等重點領域,開展拉網式、起底式、全覆蓋排查。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均建立整改臺賬,做到動態清零。
溺水是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我市通過兒童青少年防溺水專項行動,以“看住水”“管住人”為重點,積極構建屬地政府負責、部門各司其職、社會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切實抓嚴抓實省防溺水新十條和市三十條措施落實,堅決防范溺水事故發生。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呵護身心健康,是孩子享有良好教育的基礎。我市借力學生心理健康護航行動,建立學生“一生一策”心理成長檔案,完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目前,全市各校心理健康排查、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按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分層分級培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均已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