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安
鄭凱瑞
鄭凱瑞,男,2002年9月生,安徽禹電電力公司員工;薛子安,男,2002年12月生,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學生;二人系戰友。2024年2月15日凌晨1點左右,鄭凱瑞和薛子安回家途中發現定城鎮古城龍灣小區外墻失火,火苗高達三四米,整棟樓11層44戶住戶,火情一旦控制不住,后果不堪設想。兩人第一時間報警,大聲呼喊疏散群眾,并詢問周邊住戶是否有滅火器。兩人靠近火源查看,發現起火點是住戶外墻懸掛的空調外機,他們不顧高溫灼燒和煙霧熏嗆上前滅火,經過緊張救援,用掉28瓶滅火器才將明火撲滅,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兩人因肺部吸入粉塵和毒氣嘔吐不止,輸液兩天才緩過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大義救火 戰友同心力救險情
2024年2月15日凌晨1點鐘,同為退伍軍人鄭凱瑞和薛子安相伴走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古城龍灣小區外面的馬路,走在前面的鄭凱瑞發現馬路右側小區內一樓的位置,濃煙向外蔓延,遠遠望去還有星星點點火光透出。
鄭凱瑞立刻警覺起來往小區跑,并跟薛子安說:“小區好像失火了,我們趕快去看看!”薛子安一聽,跟著鄭凱瑞就往小區跑。進小區內一看,40棟一樓住戶的空調外機著火了。火勢猛烈,火苗高達三四米,已經躥到2樓空調外機底部,距離住宅樓墻體保溫板和塑料下水道管非常近,旁邊還堆著裝修板材。除夕的凌晨,整棟樓11層44戶住戶大多已經入睡,一旦火情蔓延,后果不堪設想。
鄭凱瑞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朝著亮著燈的門衛值班室跑去尋找救火器材。薛子安則拼命拍打住戶大門,大喊“著火啦,著火啦!”旁邊鄰居聽見動靜都出門幫忙,告訴兩人戶主一家回老家過年家里沒人。在門衛那里,鄭凱瑞找到四瓶滅火器,遞給薛子安兩瓶,憑借曾經在部隊學習過的滅火知識和實戰演練,兩人準確找到著火點,一起對著火焰根部猛噴,一輪過后,火勢只被逼退了一些,火情未被有效遏制。
小區幫忙居民漸漸多了起來,有人端著盆水沖過來,想幫忙滅火。薛子安看到后大喊:“別潑水,這是電著火,不能用水滅!”他們一遍遍地喊:“我們是退伍軍人,我們學過滅火,請聽我們的指揮!”他們安排居民王德標和劉大杰趕緊疏散著火樓棟的居民,讓門衛王軍富和李成忠把電斷了,并讓居民孫國威和宋碩在小區門口接應消防車,其余的人全部去找滅火器。他們倆則沖在前面滅火,滅火器用了一瓶又一瓶,煙霧彌漫,他們被嗆得咳吐連連,火舌滾燙,撩的他們露在外面的皮膚生疼。居民梅騫說:“電器燒著味道特別大,中途我看到他們往后退了兩米,緩了一下,然后又提著滅火器沖上前。經過緊張救援,明火基本被撲滅了,地上橫七豎八擺放的滅火器罐子足足有28瓶。
不求回報 謙遜低調甘于奉獻
消防車到場后,他們簡單交代一下情況就退出了火場。疲憊的兩人坐在路邊地上休息,頭發都被灰塵染白,汗水在臉上留下一道道灰色痕跡,手被燙的通紅,還有一堆小水泡。小區居民為他倆打了幾盆水讓他們清洗,并詢問他們姓名打算回來告訴失火戶主。兩人連忙拒絕,歸還水盆道謝后急忙離開。
“大半夜的我們都睡著了,幸虧他們救火及時,否則火燒起來,我們上面幾家都跑不掉。”鄰居姜玉龍第二天打電話告訴房屋戶主。戶主安康震驚又感激,趕回家后發現空調外機已經完全燒毀,周邊的木框已經燒成焦炭,靠近火點的窗戶玻璃都被燒的裂開,可見當時火勢兇猛。戶主多方打聽,在聯系上兩人后他想當面感謝:“我打電話給鄭凱瑞道謝,他嗓子嘶啞,只重復說這是應該的。”
對于他們救火的行為,家里的長輩既擔心又自豪,事后被問及當時想法時,鄭凱瑞毫不猶豫地說:“為人民服務是我們軍人應該做的事,當時沒想那么多,見到失火了就想趕緊滅火,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兩人沒有說的是,滅火時因為粉塵和毒氣太大,他和薛子安吸入肺部后嘔吐不止,輸液兩天才緩過來。
這件事發生在鄭凱瑞和薛子安身上,家人并不感到意外。兩人在部隊時積極參與服務群眾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幫助他人。2023年9月15日晚上,鄭凱瑞路過定遠初級中學,發現有人騎摩托車在學校門口摔倒,他立馬上前查看情況,發現駕駛員摔得很嚴重,腿被車壓著,滿臉都是血,人已經沒有意識了。他當機立斷,請周圍群眾搭把手把車從傷者身上抬起來,并撥打120求救。當救護車到來時,他又幫助醫生將傷者抬上車,安排妥當才安心離開。
在面對人民群眾發生災情時,這兩名年輕青年毅然勇闖火場救人滅火,展現了舍己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詮釋了“退役不褪色”的軍人品質,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在沖進火場的那一刻,心中想的是滅火,心里裝的是群眾。他們的“熱心腸”不僅在平日里幫助了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更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