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來安縣三城鎮,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連日來,一幅熱火朝天的水上耕耘圖正在徐徐展開,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清晨時分,東方剛泛起魚肚白,天澗村的幾個水產養殖家庭農場內就開始熱鬧起來。身穿雨褲的蝦農正忙著收網,幾只小舟在池塘里來回穿梭運送龍蝦……
“小龍蝦頗受市場歡迎,不愁銷路。”養殖戶劉森林拿起一只足有一兩多重的青殼小龍蝦,喜笑顏開地向記者展示。他介紹道,“我一共養殖了約500畝小龍蝦,銷售旺季,平均每天能賣700多斤,預計今年收入可達50萬元。”
隔壁的河口村,一塊塊水田相接的藕塘里,藕農們有的穿著防水衣彎身種藕,有的鏟拾有機肥為藕苗施肥,有的手持鐮刀除草……
“我們村已初步形成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龍頭的蓮藕種植經營群,不僅規模可觀,經濟收益也很喜人。”河口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楊德斌算了這樣一筆賬,該村蓮藕種植面積超3000畝、畝產達3000斤,這批蓮藕將自6月初開始采收至年底。按市場行情,總產值預計可達600萬元,效益最好的種植大戶收入高達100多萬元,而長期采藕的農戶平均也能有8萬元的凈收入。
三城鎮屬于來安縣南部圩區,清流河、來河穿境而過,常年水量充沛、水質優良,素有“濕地水鄉”之稱,非常適合水產種養殖。
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推廣“稻蝦共作”、蓮藕、魚類、河蚌等水上種養殖。目前,該鎮共流轉2021.5公頃土地,用以發展傳統的水上耕耘產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該鎮黨委書記孫安靜滿懷信心地表示,在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基礎上,三城鎮將把傳統的水上耕耘產業與旅游觀光、食藥保健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發展、綜合應用開發,研制出一批蓮藕葉、荷梗、藕腸等附加產品,全面延長產業鏈條。同時,積極開發旅游,形成釣、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旅游觀光項目,精準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