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上,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從唐世早身體里抽取的造血干細胞,緩緩輸入唐波體內。61歲的唐世早和34歲的唐波是一對父子,來自滁州。自己的一份付出,能給兒子帶去生的希望,唐世早十分欣慰。
唐世早是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退休醫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從醫30余年,一直秉承醫者仁心,把救死扶傷視為己任,傾盡心血關愛病人。即便退休之后,唐世早依然無私奉獻,積極參與社區醫療講座,向群眾講解醫療知識,發揮白衣天使的余熱。
這樣一名普通醫生,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場病魔會從天而降,改變了全家人的命運。
2022年底,唐世早的兒子唐波一直覺得身體不適。今年1月中旬,他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醫院很快確診,唐波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家人一時無法接受。焦心之余,全家人明白病情不能等,1月16日,唐波轉院到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繼續接受治療。
治療的過程是艱辛的。每天,唐世早都在醫院來回奔波。他和醫生交流,了解兒子病情。他鼓勵唐波,讓兒子放心治療。一句句“爸爸一定會救你”,讓唐波信心倍增。經過四期化療,唐波病情逐漸好轉,可以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然而,此時急需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供體源,卻遇到極大困難——唐波本人是獨生子,其兒子年齡太小達不到供體要求,堂兄弟配型沒有成功,中華骨髓庫沒有找到。父親唐世早,成為唐波唯一的供體。
救子心切!唐世早未作猶豫,當機立斷找到主治醫師,通過一次次溝通,表達抽取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為兒子做移植手術的決心。
唐波順利進入無菌倉,唐世早也開始抽取造血干細胞。因供體年紀較大,需要做骨穿檢查。唐世早躺在病床上,聽著醫療器械碰撞的聲音,骨穿檢查的疼痛隨之而來。“為了救兒子的命”,他強忍著疼痛。
緊接著,是每天兩針的動員針。在連續注射5天之后,唐世早躺到病床上,開始抽取造血干細胞。這一躺就是4個小時。一般供體需要抽取1到2次就可以,但由于唐世早年紀較大,在連續抽取兩天后,仍沒有達到要求,便只能再抽取1次。
在第二次抽取造血干細胞后,唐世早就出現輕微嘴麻反應,并在后來注射動員針后出現輕微腹瀉。依舊堅持到第三天,唐世早還是早早來到醫院,繼續抽取造血干細胞。在要結束時候,唐世早告訴醫生:“多抽一會,我怕不夠。”
幸運的是,焦急的等待,換來“達標”的答復。唐世早懸著的心終于放下。對于唐世早來說,“爸爸一定會救你”,不僅是他對重病兒子的堅定承諾,更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愿意用生命交換生命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