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經過近4個小時的采集,天長市公安局民警徐兆林在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捐獻308毫升生命的種子——造血干細胞,為一名13歲少年送上了生的希望。
徐兆林(右)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趙寶華攝
徐兆林,1985年出生,現任天長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隊教導員, 熱心公益,長期堅持參加無償獻血活動。2018年9月26日,天長市獻血車走進公安局機關大院,他再次登上獻血車參加無償獻血。當天長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他宣傳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知識和加入中華骨髓庫的重要意義,并詢問他是否愿意留樣時,他果斷表示愿意留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我當時也沒多想,就有一股沖動,想加入中華骨髓庫,幫助那些血液病患者重獲新生。”徐兆林回憶道。他當即在獻血的同時留下了8毫升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員,為遠方陌生的血液病患者留下了生命的火種。
今年11月初,徐兆林接到天長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電,得知自己與一名13歲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進行捐獻。“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我覺得自己能夠成為這幾十萬分之一的捐獻者,十分幸運。”他說,“我立刻告訴了妻子,她也十分支持我,說這是救人一命的事,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產黨員,我有義務有責任去幫助別人。”
隨后,徐兆林如期進行了高分辨檢測 、體檢和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2月7日,在天長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市公安局同事的見證下,徐兆林入住省立醫院并簽署了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12月12日,徐兆林順利完成捐獻, 成為全國第14452例、安徽省第476例、滁州市第30例、天長市第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隨著還有余溫的“生命種子”被小心翼翼地放入保溫箱,送往患者醫院,徐兆林這些天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自接到初配成功的電話那天起,我就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加強鍛煉,注意飲食,確保成功捐獻,同時也期待那名少年能夠創造生命奇跡!”徐兆林說。
工作中,徐兆林恪盡職守,頂著夜色帶領隊員在街頭巷尾執勤巡邏;發揚“特別講政治、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講奉獻、特別能戰斗”的“五特”精神,多次帶隊參加省市級比武,榮獲優異成績;心懷大愛,樂于奉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2019年,在全省公安機關警務實戰大練兵教官技能比武競賽活動中,他敢于擔當,自我加壓,既當運動員又當教練員,和隊友們全力拼搏,不負眾望,一舉奪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績,為天長公安贏得了榮譽,個人榮立二等功。(徐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