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融資支持,優化招投標服務,企業省錢又省心,安徽招投標領域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記者了解到,安徽省通過降成本、破門檻、優服務等措施,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中標貸’真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大大緩解了我們項目工程前期的現金流壓力。”近日,安徽恒安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開心地說。他所說的“中標貸”,指的是該公司辦理的中國建設銀行宿州分行500萬元項目貸款手續,標志著宿州市埇橋區公共資源交易首單工程建設類“中標貸”業務正式落地。
為何要幫助提供“中標貸”?宿州市埇橋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心主要負責人介紹,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在中標后可能出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們積極與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簽訂合作協議,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信息橋梁,打通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
據悉,埇橋區推出的“中標貸”產品采用無擔保、無抵押模式,企業憑中標通知書和合同申請貸款,單筆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0萬元。此舉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拓展盈利空間,又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企業要進入招投標平臺交易,需要繳納部分保證金。這些資金被占用,無形中增添了企業的流動性成本。如今,安徽的招投標領域已全面推行保函(保險)替代現金繳納投標、履約、工程質量等保證金。
以埇橋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心為例,該中心鼓勵采購人對信用好的企業“減免履約保證金”。今年1—4月,累計減免中小企業投標保證金約2446萬元,共使用保函5146筆。
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安徽省招投標領域網上辦理事項比例不斷提高。據介紹,全省各地持續提升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水平,在線注冊、在線辦理數字證書、在線獲取招標文件、在線提交投標文件、在線參與開標等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一網通辦”,依法必須招標項目電子化交易率、網上辦事率提升至96%以上。
省發展改革委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完善以經營主體滿意度為導向的招投標市場營商環境評價機制,著力打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高標準招投標市場體系,加快創建一流招投標市場營商環境。(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