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定遠縣以銜接項目為依托,進一步健全完善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持續帶動脫貧人、監測對象穩定增收。2016年以來,全縣共建成經營性項目813個,累計帶動17641人增收,其中,脫貧人口、監測對象12092人。
帶動發展生產強韌勁
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流水線開足馬力加緊生產……該縣藕塘鎮鄉村振興產業集中區,立足地方規模種植花生傳統優勢,圍繞從田頭到商超,持續做大做強花生產業文章,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目前園區建成11棟標準化廠房,引進以花生為重要加工原料的休閑健康食品加工企業7家,有效帶動當地1100戶農戶,發展花生產業12000畝左右,畝均可實現增收約1000元。
近年來,該縣以帶動農戶發展生產為重要支點,積極推行經營主體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利益聯結模式,通過訂單生產、農業生產“大托管”、產品代銷等多種方式,將經營主體、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緊密聯結到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優勢互補、協作分工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縣已有63個銜接(扶貧)項目,通過發展生產方式帶動673人穩定增收,其中,脫貧戶、監測對象320人。
帶動務工就業鉚干勁
“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上班,每月工資4000多,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家住大橋鎮大橋社區的脫貧戶楊之霞喜滋滋地說道。楊之霞就業的工廠是大橋社區就業幫扶車間,該車間于2020年建成,與入駐經營主體簽訂了為期5年租賃協議,企業為農戶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讓附近農戶“足不出村”就地就近就業。目前,該車間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就業128人,其中脫貧戶、監測對象41人,年人均增收36000元。另外,企業每年還可壯大村集體經濟收益19萬元,實現脫貧人口、村集體、企業多方共贏。
近年來,定遠縣積極推動經營主體通過吸納就業等方式,建立與農村勞動力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明確要求經營主體要為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設立專崗、簽訂穩定的就業合同,讓有勞動力、有就業意愿的脫貧家庭每年至少有1人務工就業,實現穩定收益。截至目前,該縣已有202個項目通過務工就業方式帶動2607人穩定增收,其中脫貧戶、監測對象818人。
帶動資產收益增后勁
“倉鎮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產業集中區建設,通過將資源要素整合集中,推動鄉村產業做大做強,促進農戶增收。”倉鎮鄉村振興工作站站長李紅娜說道。
近年來,該鎮立足鄉村振興產業園建設,積極發動群眾支持參與產業園建設,先后從34戶農戶手中,以畝均38550元的價格征收流轉土地220畝。產業園通過統籌土地資源,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19棟,先后引進4家企業入駐園區,經過發展,已有3家成功申規,目前產業園年產值約2個億,年稅收200萬元。目前,產業園已帶動300余戶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其中脫貧戶30余人,月均工資4000—6000元不等。
當地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就業實現雙重收益疊加,進一步鞏固拓展了脫貧成果。定遠縣積極引導支持農戶特別是脫貧戶、監測對象以資金、土地、房屋、技術入股經營主體等方式獲得收益,讓農民成股民、資金成股金。目前,全縣已有347個項目通過資產收益方式帶動5521人穩定增收,其中,脫貧戶、監測對象2592人。
“通過完善銜接項目聯農帶農方式,持續拓寬農戶增收渠道,讓更多的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錢袋子’鼓起來、生活富起來,真正享受到銜接項目帶來的紅利。”定遠縣鄉村振興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道。(盛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