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邦軍)產教融合是國家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銜接貫通的戰略性舉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產教融合工作,已形成光伏、半導體、汽車及裝備制造、新能源電池、醫藥器械、智能家電、新型化工、健康食品8大產業鏈。2022年,全市戰新產值2090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居全省第二;戰新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的44.6%,高于全省3個百分點,已成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聚焦人才供給,打造職教強市。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出臺實施方案等,緊扣產業鏈部署職業教育專業鏈,通過調整專業設置、開展校企合作、推進現代學徒制等方式,構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目前,滁州職業教育集團成員發展到161家,初步形成以職教集團為載體,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企所共贏的區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職學校專業與主導產業的匹配度達90%以上。全市開展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比例達100%,與376家大型骨干企業建立起較為密切的校企合作關系,共建公共實訓基地192個,年訂單培養學生達6400余名,年提供專業對口實訓崗位2700余個。
聚焦匯才聚智,打造要素洼地。資金保障上,支持滁州市職業教育提升一體化等10余個職業院校和職教園區項目建設。扶持引導上,與滁州學院合作建立共性技術研究中心,與安徽大學等高校開展戰略合作,聯合組建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產業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學科技園分園等共建共享創新平臺。以“八大產業鏈”建設為重點招引產業人才,光伏產業鏈累計引進光伏領域高層次人才(團隊)90名,新型化工產業鏈,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團隊)35人。合作共建上,面向長三角地區,加快實施一批產教融合重點項目。滁州高教科創城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建南京工業大學滁州科教城研發區,已建成投產項目9個。
聚焦提質增效,打造創新平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八大新興產業領域,組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產業創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15家,開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2022年,平臺集聚產業技術人才2326人,新獲得授權發明專利超過425件。全市已開展4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工作,申報省級培育企業38家,其中2022年25家、占全省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