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4月6日2版)
記者日前來到高郵湖畔的天長市銅城鎮,作為高郵湖上游河流之一,古銅龍河呈現出水清河暢景美的全新面貌。
“古銅龍河流經銅城鎮中心區域,過去污染嚴重,河道淤積、水道受阻,水體發黑發臭,群眾意見大。”天長市住建局黨組成員潘學峰告訴記者,通過對1.3公里河道進行整治,沿河截污納管、修繕河岸,建設慢行步道,并引活水注入河道,讓淤泥坑變成了風景帶。
記者漫步河道兩岸,幾米寬的河流清澈見底,超氧納米曝氣機和河底管道曝氣設備隱約可見,紅線草、睡蓮等植物鋪植其中,古老的石橋普濟橋以及岸邊巨大的白玉蘭樹,平添了幾分古樸風韻。
高郵湖橫跨蘇皖兩省,是天長市飲用水水源地。為進一步改善高郵湖水質和環境狀況,2019年11月,天長市以PPP形式啟動總投資約5.44億元的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去年底已全部建成,今年3月1日啟用項目運維中心。
記者了解到,該整治項目主要通過一系列污水收集處理、河道生態修復、流域智能化管控等手段,對入高郵湖的古銅龍河、楊村河、王橋河3條干支流進行綜合治理,優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系統和河流水質,從源頭上確保周圍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污染對高郵湖水質影響降到最低,恢復該區域水體自凈能力,保障天長市飲用水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開春以來,在銅城鎮污水處理廠旁邊,占地約81畝的生態環保濕地顯露出勃勃生機。遠望鳥兒翱翔掠食,近看魚兒穿梭嬉戲,美人蕉、再力花、菖蒲、常綠鳶尾等凈水植物,使這里不但具有生態處理能力,還具有景觀效果,花稈高聳、白鷺棲息、水流潺潺,已成為當地一張亮麗的環保名片。
“濕地日凈化能力達1萬立方米,出水標準為準IV類,通過水質監測設備對監測數據實時上傳,保障達標排入銅龍河。”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天長項目部工程技術部副部長李星告訴記者。
“我們還搭建天長市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流域信息化管控平臺,綜合運用在線監測、地理信息系統、數學模型等先進技術,全面整合設備,構建智慧水務運維一體化平臺,有效提高建設、運維、監測效率。”潘學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