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繼續扎根一線、埋頭苦干,與村民攜手繪就鄉村振興美好明天。”天長市福勝村黨總支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干玉田,在全市“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鄭重承諾。
發展越向前,任務越艱巨繁重。如何把各行各業的黨員納入到黨組織的有效管理當中,激發他們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精氣神,成為黨員教育管理面臨的“新課題”。
為答好這個“新課題”,我市主動適應新挑戰新任務,探索實施黨員教育管理“四大工程”,引導黨員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清源”工程激活源頭活水
發展黨員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關鍵是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從源頭上保證黨員隊伍質量。
制定發展黨員政治審查辦法,明確政治審查不合格清單16條,按照“支部政審、黨委預審、縣級聯審”程序,對黨員發展對象逐人“過篩”,對村(社區)干部近親屬等重點人群實行提級預審,對政治不合格者“一票否決”,嚴把發展黨員政治關。
注重優化隊伍結構,深入調研、認真研判黨員隊伍數量、性別、年齡、學歷、變化趨勢情況,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在青年和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新興領域中發展黨員力度,科學制定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
實行發展黨員全流程管理,制定入黨申請人、培養聯系人、黨支部書記等6個責任主體72項責任清單和23項負面清單,緊盯5個階段25個步驟,做好教育培養、談心談話、審核把關和檔案留存等各項工作。近年來,全市先后發展黨員7340名,有效改善了黨員隊伍結構。
“連心”工程推動流而有為
作為外出人口大市,抓好外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關愛服務,讓他們“流而有家、流而有學、流而有為”至關重要。
制定流動黨員“連心”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流動黨組織設立、流動黨組織書記選配、流動黨員登記報到和教育管理具體要求,扎實開展流動黨員“雙找、安家、強基、暖心、先鋒”“五大”行動,全覆蓋摸底排查流動黨員7221名,依托駐外機構、商會協會建立流動黨組織46個,直接管理流動黨員1448名。
開辦皖東流動黨員“云課堂”,線上利用學習強國、先鋒網等定期推送“微課程”,線下利用春節、國慶等節點抓好返鄉培訓,增強黨性修養。為抓好關愛服務,組織1400余名鎮村黨員干部與流動黨員“結對子”,幫助解決就業培訓、子女入學等問題6300余件。
既要管得住,更要更好發揮作用。在全市廣泛開展流動黨員在企“先鋒有為”“我為家鄉代言”系列活動,支持54名流動黨員帶資金、技術、項目返鄉創業,推動落地產業項目23個,將121名流動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力量培養,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先鋒”工程引導爭先創優
7月份,市第一人民醫院組織30余名黨員醫護人員到社區開展義診,現場認領微心愿21個。
讓黨員干的事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才能更好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探索實施“亭城先鋒”黨員分類管理工程,將黨員劃分為在職、無職、銀發、新興領域、流動等類型,分類制定教育管理具體舉措和積分管理辦法,引導黨員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和防汛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沖鋒在前。
對在職黨員,通過“雙報到雙服務”,認領群眾“微心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對無職黨員,廣泛開展“設崗定責”,推動有序參與社區治理;對新興領域黨員,全面推進“雙找雙融”活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對銀發黨員,搭建“五老調事”“銀發志愿服務”等服務矩陣,推動持續發揮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2.3萬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到社區開展“報到服務”,組建3100個黨員志愿服務隊常態抓好為民服務,引導4300余名“三新”黨員參與社區治理。
“溫暖”工程傳遞關心關愛
“過‘政治生日’很有意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還強化了黨員的榮譽意識和擔當意識。”市消防救援黨支部集體過“政治生日”活動時,黨員李梁杰這樣分享自己的感受。
如何強化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有效增強黨員政治榮譽感、組織歸屬感和生活幸福感是關鍵。
近年來,我市把給黨員過“政治生日”作為黨內政治生活重要內容,通過簡單莊重的儀式給黨員加加油、充充電、補補鈣,讓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關懷。
與此同時,為推動黨內關懷幫扶常態化制度化,我市專門出臺“黨內溫暖”工程實施意見,明確抓好黨員“政治生日”、表彰獎勵、困難幫扶、關懷關愛、容錯糾錯等具體舉措。
今年以來,全市共表彰優秀共產黨員471名、優秀黨務工作者328名,慰問困難黨員、老黨員、特困群眾3600余人次,幫助解決實際問題650余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