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3月24日2版)
滁州市南譙區將老年學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養老服務站、文化活動廣場等結合——
打造“綜合體”式老年學校
“問我家在哪里,家在中國……”近日,記者來到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老年學校,排練廳里約30名學員正在老師的指揮下,練習大合唱《我家在中國》。盡管多聲部合唱難度較大,但大家仍然練得有模有樣。
“我是南京人,退休后在烏衣鎮買了房子。住在這里不僅環境好,老年學校就辦在家門口,讓我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日子過得美滋滋!”今年68歲的劉福美告訴記者,她共報了舞蹈、走秀、合唱3個班,還當上了合唱班班長。
去年以來,烏衣鎮及17個村(社區)全部設立了老年學校及教學點,學員1100余人,全鎮專兼職老年教育工作人員達22人,聘請10多名社會專業人士擔任老師,開設了聲樂、舞蹈、太極等10多門課程。
“教老年人要把細節一點點分開教、耐心教。”合唱班老師李力從事音樂教學10多年了,到滁州買房居住已有7年多,擔任老年學校老師既幫助了他人,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精準對接滁州市文聯‘公益大講堂’、區老年大學送學進基層等活動,鼓勵學員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展示自我風采,組建‘耆樂有為’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志愿活動、傳播文明新風,讓老人們受益于社會,又回饋社會。”烏衣鎮副鎮長程文靜告訴記者。
為加強師資力量,南譙區一些老年學校還充分利用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滁州城市職業學院等高校老年大學的師資隊伍,并聘請高校在任教師、退休教師、文藝團體骨干、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挖掘辦學潛力,打造一支適合老年學校辦學需求、相對穩定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在龍蟠街道發能國際城小區的老年學校教學點,每周三下午,滁州城市職業學院老年大學老師儲德羽都會來小區教授混元太極拳。
“每次課教授一兩個招式,然后由學員每天在晨練點練習,兩三個月即可把套路學完。”作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南譙區混元太極協會會長,儲德羽認為,老年人不僅要練身體,還要練內心,身心都要健康。
如今,南譙區11所鎮(街道)老年學校、89所社區(村)老年學校教學點均已掛牌,線下線上參與老年教育活動總人數已有1.7萬多人。該區積極探索將老年學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養老服務站、文化活動廣場、農家書屋15分鐘閱讀圈等平臺相結合,打造“綜合體”式老年學校,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學習、生活、娛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