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走進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汊河片區,12.9平方公里啟動區的土地上到處是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百億元項目捷泰高效太陽能電池片二期正在試生產,25萬平方米跨界合作產業園和科創綜合體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11條主干路網、33萬平方米安置房、4600余畝場地平整、1座變電站等基礎設施正在火熱施工……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不來、要不來、靠不來,必須實打實地拼、實打實地干。”汊河鎮黨委副書記賈乾威告訴記者,汊河鎮與南京江北新區隔河相望,一直以來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連、產業互補,具備堅實的合作基礎。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蘇皖兩省共同推進的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區域深度合作也駛入快車道。為了加快汊河片區建設,來安縣不等不靠、主動作為,通過新一輪“三區三線”劃定,將功能區新增連片開發地塊面積擴大到12.9平方公里,為毗鄰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保障。
按照先行先試、大膽探路的原則,該片區率先啟動12.9平方公里啟動區建設。該啟動區分為三期,其中一期3平方公里、二期4平方公里、三期5.9平方公里。目前,一期建設已完成。“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一方投資興業的沃土,未來必將成為一個產業聚集的高地。”賈乾威說,近年來,來安新增經濟發展區域不少,但如此規模的功能區僅此一處。
產業,是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的重要支撐,隨著一批批重大項目紛紛落地,汊河片區產業“脊梁”逐漸挺立。
走進捷泰新能源企業,干凈整潔的工廠內正在生產電池片,二期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18條生產線正在試生產。“二期今年1月份投產,通過提高產能,項目一期、二期整體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近230億元。”企業廠長王海超告訴記者,當初選擇來安、滁州,除了政府的投資政策、優越的區位優勢、完善的產業鏈條之外,最關鍵的是看中了營商環境。
“與當地達成意向性協議之后,包括廠房建設、基礎設施、證照辦理等一系列內容,我們都沒操過心。”他說,一期從破土動工到項目投產僅用了140天,不僅是“來安速度”,也刷新了行業速度,更加堅定了他們繼續在來安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王海超對來安“事無巨細”的幫辦精神和服務意識豎起了大拇指。
汊河片區緊跟南京江北新區“兩城一中心”產業定位,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項目招商引資齊步走,聚焦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產業,全力唱好產業招引“重頭戲”。
“去年以來,汊河片區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4個,協議總投資320億元,其中有一個百億元以上項目。”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汊河片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李璇雅說。
作為滁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汊河片區自啟動建設以來,按照發揮優勢、資源互補、錯位發展、配套融合的原則,圍繞生命健康、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強項目合作,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全面深化產業轉移承接和共建共享,全力打造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現代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