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產業 人才引領未來
第二屆星耀來安•人才科技節開幕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第二屆星耀來安•人才科技節12月16日在安徽省來安縣和上海市兩地同步舉辦。活動現場精英薈萃,群賢畢至,復旦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等20余所高校百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相聚一堂,共謀來安縣加快實施“科技強縣、人才強縣”戰略創新發展大計。
開幕式上,來安縣發布了《來安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22-2030)》。根據規劃,來安縣將實施五大重點任務:一是實施專項人才提升工程,堅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設數量充裕、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二是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深化科技副總等人才引育模式,著力形成人才區域競爭的比較優勢;三是錨定人才發展重點方向,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匹配;四是建設高能級人才發展平臺,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培養造就更多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五是優化人才生態環境,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務體系。
另外,開幕式與會嘉賓分別為第二批“新苗計劃”入選團隊和金融助才(金鳳凰擔保)授牌,并為上海、合肥、南京人才飛地揭牌,并簽訂了共建院士工作站(所)、高端人才項目、“科技副總”代表等多個協議。
滁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文芳說,來安縣作為安徽省東向發展的最前沿、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層、南京江北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人才招引有創新,人才培育有亮點。“科技副總”創新做法被寫入省《決定》推廣實施。編制人才發展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和長遠謀劃。在上海、南京等地建立“人才飛地”,積極探索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突圍破圍。“新苗計劃”“金融助才”等工作持續開展,品牌效果日益彰顯。研究出臺一系列政策,為人才在來安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此次召開的第二屆“星耀來安·人才科技節”,體現了來安縣委、縣政府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我們相信,不斷壯大的人才隊伍,必將為來安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加速轉變。來安,也必將發揮“先鋒隊”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來安貢獻。市委組織部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來安縣人才工作,在高端人才招引、人才項目申報、人才活動舉辦等各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和全面幫助。
“人才資源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來安縣委書記楊軍說,近年來,來安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最強驅動、最強引擎,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最大誠意、最好資源、最優服務,與各類人才一同共享機遇、共筑夢想、共贏未來,形成了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格局。來安縣近年來先后出臺“人才30條”“金鳳凰、銀鳳凰擔保辦法”等人才支持政策,創新打造“新苗計劃”“科技副總”等人才品牌。縣政府和來安縣企業先后與合肥工業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一批省內外高校院所開展合作,今年我縣新增兩家院士工作站,人才科技助力來安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十足。
開幕式結束后,高校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企業上市及融資、新材料產業鏈技術對接、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對接等話題,先后開展了3場圓桌對話,掀起一場創新發展的“頭腦風暴”,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為企業發展找準方向。
近年來,來安縣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大機遇,集聚人才、科技等各類要素資源,在“高”和“新”兩個字上做文章,聚焦重點領域行業專家和研發團隊整合,助力匹配、精準對接技術人才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引進及培育高端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把科技創新作為培育新動能、積蓄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科技人才政策體系,探索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方法。截至目前,來安縣擁有合作院士3名。已建立院士工作站(點)2家,市級以上各類創新發展平臺達52家。共有研發機構89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創新工作站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