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是指引我們更好擔負起新時代使命的思想綱領和行動指南。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安排部署了2023年重點工作,科學擘畫了未來5年目標任務和2035年遠景目標,向全市發出了“走在前列、爭創一流”的動員號召。
近日,來安縣委書記楊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該縣將全面對標省市要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全會、市“兩會”精神上來,全力沖刺全市第二、全省二十強、長三角區域城市“第二方陣”,奮力譜寫“五個走在前列”嶄新篇章,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貢獻來安力量。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錨定發展第一要務,聚焦高質量主題,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加快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切實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主動把來安發展放在全市、全省工作大局中來謀劃思考,持續深化“雙對標”舉措,勇于對標先進、奮力追趕跨越,推動縣域經濟實力在全省乃至長三角不斷爭先進位,力爭全縣經濟總量在5年內實現翻番。
在推進一體化發展上走在前列。在功能區建設上,以12.9平方公里啟動區建設為核心,推動一期“一園一體”全面投用,二期路網框架全面拉開,三期征地拆遷全面啟動,確保取得“標桿性進度”。在產業協同上,持續導入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的產業項目,確保全年新簽約、新投產10億元以上項目各5個以上,百億產業項目招引實現新突破,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25億元以上。
在互聯共享上,加快推進城鐵、公路、公交“三網融合”,打造內外暢行“1小時通勤圈”;全方位拓展跨區域對接合作,努力實現教育、醫療、環保、政務服務等領域同城待遇。
在建強產業體系上走在前列。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育“大企業”、促“大轉型”、壯“大規模”產業發展行動,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百億企業再有新進展、光伏產業產值超300億元。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全力抓招商、上項目、促投資、穩增長,推動形成“招引謀劃一批、前期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力爭在全省新一年“賽馬”評議中保位進位。對標全市“鍛長補短”做活三產要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重點發力商貿、旅游、物流等領域,推進現代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在鄉村全面振興上走在前列。持續深化“兩強一增”行動,推動科技強農向全鏈條延伸、機械強農向全過程覆蓋、農民增收向全方位拓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依托來安獨特的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確保全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超120億元。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
在加強黨的建設上走在前列。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六亮”行動,開展黨建“模范機關”創建,統籌抓好國企、非公、中小學及公立醫院黨建工作,不斷鞏固基層基礎。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縣實施細則,推深做實“一改兩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