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月來,皖東地區晴熱干旱少雨,導致旱情形勢異常嚴峻,對農田灌溉、糧食生產豐收造成重大影響。地處崗區的天長市金集鎮旱情更為嚴重,該鎮采取綜合研判合理分水、持續巡查精細管水、多方合力科學調水等措施,截至目前,該鎮組織抗旱人數達4800余人次、累計投入抗旱資金787.5萬元、啟用固定和臨時泵站(點)31處、投入抗旱設備581臺(套),及時為農作物“輸血解渴”,確保秋糧豐收。
“這是天長市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目標,辦好民生水利的一個縮影。”據天長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市以人為本,牢記初心使命,借助鄉村振興、民生工程項目支持,集中財力在抗旱、城鄉飲水兩大戰場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打好民生水利“兩張牌”。
全力應“烤”打好抗旱保豐牌
“今年5月上旬,天長市下發關于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全面宣傳組織發動,把抗旱夏種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天長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各地積極行動,清淤河道11.2千米,加固渠道65千米,改造放水涵閘58座,維修抗旱設備1500余臺(套),打通抗旱供水薄弱環節,提前做好抗旱準備工作。
面對時下的嚴峻旱情,該市積極搶提外水,充分利用高郵湖水位穩定的有利時機,開啟上泊湖、十八集、二峰、上壩、銅城站、河口站、秦欄站等10多個國有泵站搶提外水抗旱,已累計搶提外水9460多萬立方米,發揮了抗旱主力軍作用。
此外,因時灣中型水庫接近死水位,上游江蘇省盱眙縣化農中型水庫蓄水較多,天長市多次進行協商溝通,在盱眙縣的大力支持下,化農水庫于7月29日開閘放水,共向時灣水庫調水50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時灣水庫灌區的抗旱用水矛盾。截至目前,天長市共開動各類抗旱機械3750臺(套)、63000千瓦,灌溉總用水量達4.846億立方,其中庫塘提放水1.56億立方、搶提外水3.286億立方。
天長市還加大財政資金抗旱支持力度,制定了“灌區補電費、城鎮供水補水電費、工程維護費分級承擔”的抗旱補水資金補助辦法,對四級站以上提水灌區的提水量,按照每萬立方米補助500元的標準,市財政給予各地抗旱補水適當補助,有效減輕了種糧農民的經濟負擔。截至目前,天長市累計投入抗旱資金約1.3億元,其中市財政補助1000萬元、鎮(街)投入2800萬元、群眾自籌9400萬元。
城鄉一體 打好安全飲水牌
“這里需要建一座加壓泵房,對面崗坡上要建個儲水房,還要鋪設6公里左右的主管道……”8月20日上午,天長市鄭集鎮鮑崗村新建的人飲工程現場機聲隆隆,一片忙碌景象。該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和農飲工程技術人員一行頂著高溫,深入工地一線進行實地勘察。
2021年以來,天長市水利局緊緊圍繞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把提升農村居民供水水平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及時修編《天長市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劃》全力抓好保供水,進一步做好治水興水文章,用“美麗水光”照亮城鄉群眾的心。
“緊扣供水規模、供水能力、管網建設等工作重點,立足群眾需求,著力改造提升一批農村供水工程。”天長市水利局城鄉飲水建管中心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該市已經完成6座規模水廠和61座農村小型水廠收購兼并,擴建日供水量達7.5萬噸龍泉水務水廠和新建日供水量5萬噸釜山水廠,新鋪設管道18.45公里和配水管道189公里,新建增壓站6座,新建水質監測和信息化中心等。同時,組建成立了市屬國有城發水務公司和16個鎮(街道)供水分公司,負責供水管網建設改造、維護、收費等管理服務工作。
現在,冶山鎮、金集鎮、永豐鎮等7個鎮已接入城市供水主管網,先期實現與廣陵、千秋2個城市街道同水源、同水質、同水價、同服務的供水管理。
通過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天長市供水格局全面改觀、供水水質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到2022年底前,該市16個鎮(街道)都將用上城鄉同質的自來水,使自來水普及率超95%、水質合格率持續保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