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日,明東街道許家葡萄采摘園內,果農正在對葡萄新枝抹芽、打頭和定位,為夏秋葡萄產量質量雙贏做足了準備。
許家葡萄采摘園負責人名叫許會國,四十出頭,體格健碩,皮膚黝黑。“一看我就是種葡萄的,膚色和夏黑葡萄有一拚。”許會國幽默又健談。他說自己十年前就在老家種植葡萄,后來因為家鄉拆遷了葡萄園被征收,改行做了幾年工程。“我心里對葡萄有著深深的情懷,喜歡一個人呆在葡萄園,欣賞老藤吐新枝美景,感受碩果枝中掛的滿足。”
2019年初,在街道農技服務站和抹山村的幫助下,許會國來到抹山腳下流轉了26畝土地,如愿種植起葡萄。“這片田土壤肥沃,靠近水源,位置也特別好,是游人出入抹山風景區的必經之地,適宜種植葡萄。”為了提高種植效益,許會國當年特意從浙江金華購辦了葡萄苗,對果園全部采用大棚和滴灌技術,實行水肥一體化操作,專門訂制了套袋,用于改善葡萄品質,保證上市時間。
在許會國精心管理下,2020年葡萄開始掛果,2021年葡萄就取得了大豐收。“畝產量約2000公斤,價格很穩,陽光玫瑰每公斤賣到40元,夏黑相對便宜,每公斤16元。一年盤點,獲純利約40萬元。”許會國還說,現在是信息社會,好的葡萄根本不愁銷路,他園內的葡萄除滿足本地游客采摘外,還與上海、合肥等固定客商有約。
“有事干他總能想到大伙兒,帶著我們一塊掙錢。”正在給葡萄新枝定位的楊木英老人高興地說,她今年60歲,平日里經常和鄰居一起到葡萄園幫忙,“工資是按天付的,一天120元呢。”在葡萄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許多用工,許會國主動吸納周邊剩余勞動力進園務工,讓當地農民有了一份不錯的兼職,讓小小葡萄成為當地村民創收的又一條路徑。
“今年,我又投資了20萬元新增葡萄種植面積12畝,下一步的重點放在葡萄品質提升和品牌創立上,實現效益最大化。”許會國信心滿懷地說。 (杜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