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市以課后服務為抓手,著力提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落實。
打造特色,課后活動豐富多彩
操場上,學生們練習花棍、手球,活力四射;勞動教室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揉搓面團,制作面點;音樂教室里,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學生們的歌聲飄揚……3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滁州市第二小學,看到學生們正忙得不亦樂乎。
“‘雙減’之后,我們一方面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開展豐富的課后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第二小學教導主任朱森明介紹,該校開設圍棋、武術、黃梅戲等40余種課外活動,供學生自由選擇。
“以前放學回家就是寫作業,現在作業都在學校完成了,還能用空余時間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四年級學生張傳雅告訴記者。
據了解,我市443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開展課后服務,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一校一案”,廣泛增設美術、手球、足球、武術、音樂、手工等課程,成立校級特長小分隊,推廣小手球校本課程,編制“千字文”特色課間操,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特長的機會。
此外,我市率先試點組建“課后服務師資庫”,調配課后服務新資源,涵蓋棋類、器樂、舞蹈、美術、茶藝、體育、朗誦、魔方、計算機編程、無人機、機器人等近40門課程,進一步豐富孩子的課外服務,促進滁城近6萬余名中小學生精彩成長。
嚴格管理,校內校外齊發力
“雙減”政策之下,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我市落實作業管理辦法,組織開展全市校內作業設計大賽,常規化開展高標準教科研活動。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遴選市級基礎教育精品課程350節,涵蓋義務教育階段23門學科,提供教學輔導和幫助師生30余萬人次。
同時,我市將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作為重要舉措,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對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建立“5+1”模式,推進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
截至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終止辦學210個、轉型4個,壓減率95.96%。9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完成營改非,完成率100%。推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制度,網格化開展排查治理,排查取締無證無照黑機構171個,取締違規廣告482個,拆除培訓廣告面積6000多平方米。多渠道公開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監督舉報方式,接受社會監督,處置舉報退費糾紛7起,其他糾紛1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