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現在所有的路燈都是亮的,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近日,明光市張八嶺鎮嶺南村周郭郢組村民王勝賓指著村道旁新裝的路燈笑得合不攏嘴。今年以來,張八嶺鎮把“路燈亮不亮”作為檢驗“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效的標尺,通過“清單管理、常態巡查、專項經費”三大抓手,讓1726盞路燈成為1726束“幸福光”,點亮了群眾夜間出行的“平安路”,也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道”。
清單速辦,24小時清零問題燈。8月9日,該鎮路燈報修微信群彈出村民隨手拍的照片,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立即啟動“30分鐘響應”機制,維修隊2小時內抵達現場,當天完成更換、校正工作。張八嶺鎮建立“群眾點單—網格接單—維修銷號”閉環機制,今年累計處理路燈故障300余起,實現“問題不過夜、群眾零差評”。
“網格+專項”,織密管護網 。該鎮將11個村(社區)、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劃分為16個網格,由鎮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路燈管家”隊伍,每兩月開展一輪全覆蓋巡檢。2025年以來,累計排查并修復故障路燈300余盞,更換LED節能燈燈頭(鋰電池)400余個,該鎮1726盞路燈亮燈率穩定在95%以上,與此同時,該鎮財政每年投入151888元用于路燈維保,專款專用,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燈頭上”。
擴容增亮,200盞新燈惠萬家。聚焦群眾需求與產業發展,張八嶺鎮今年在周郭郢組、江寧大道等區域新增太陽能路燈200余盞,惠及群眾3000余人。“以前晚上貨車進出園區要開遠光燈,現在路燈亮堂堂,既安全又節能!”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企業負責人說。一盞盞路燈不僅照亮了回家路,更點亮了園區“夜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光動能”。
“一盞燈溫暖一條路,一份情點亮一座鎮。”鎮黨委負責人表示,將路燈管護作為民生“微實事”,以“繡花功夫”提升治理效能,讓鄉村振興的每一步都踏在“光明路”上。(劉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