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四點半,來安縣汊河鎮中心幼兒園的校園內依然熱鬧非凡。在課后延時服務課上,一群萌娃正在操練足球,在老師的指導下,帶球、過人、傳球、射門……踢得有模有樣,暢享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之前,孩子放學早,家里沒人陪,只能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太傷身體了。現在好了,參加了延時服務,放學后孩子在學校既能學到知識,玩得也開心。同時,我還能錯開上班時間來接娃,上班、接娃兩不誤!”孩子家長周趙娣向記者表示。
汊河鎮中心幼兒園園長蔣萍告訴記者,該園2022年9月開始,實行課后延時“5+1”服務模式,每周五天開展不低于1個小時的課后延時服務,園內共200名幼兒參加延時托管服務,有效解決了家長“接娃”難題。
據蔣萍介紹,該園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實行“動態式”點單課程,融合性的開展了生態舞蹈、自享音樂、聲色繪本、體智體能、足球萌動、自然科學、自然美工活動等7大類精彩課程,幼兒園還安排了崗前培訓和一周一次的教研研討,幫助教師在活動中能夠更加科學、有效的開展延時服務。
“截至目前,我縣所有幼兒園已經實現了延時服務全覆蓋,全縣共有5520名幼兒參與延時服務,占幼兒總數的44.3%。同時,我縣還配套多元化的托幼服務,滿足家長托幼需求。”據來安縣教體局局長陳金城介紹,去年以來,該縣將“延時服務”作為落實“安心托幼”的重要舉措,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班級微信群、家訪等方式,開展全方位社會調查,向家長宣傳延時服務,征求他們意見建議,摸清課后延時服務需求。全縣各幼兒園結合現有資源和家長需求,堅持“公益、普惠、自愿”原則,突出辦學特色,“一校一案”制訂完善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統籌做好教師調配、服務內容安排、安全管理等各項工作,努力為家長和幼兒提供優質普惠性延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