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臨近,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門認真做好寒假期間“雙減”工作,明確表示寒假期間不允許對學生進行學科類的補課。在“雙減”這個大背景下,要讓孩子過得合理有意義,讓“雙減”后的寒假收獲成長。
今年寒假,是“雙減”后的第一個寒假。這個寒假注定沒有往年寒假那樣的風景,中小學生的寒假生活肯定不會是“不是在補課,就是在補課的路上”,家長也不會是奔波在接送孩子上下培訓班的路上。在這個相對輕松的寒假,中小學生沉心靜氣、提升個人素養,家長科學、適度安排孩子的寒假學習、生活、鍛煉,把“雙減”后的首個寒假過得“風生水起”,既是對“雙減”政策的適應,也是中小學生在寒假生活中收獲的一份成長。
寒假有道,“雙減”致遠,換個角度看待“雙減”后的寒假,雖然沒有了學科類培訓,但在家的時間多了,正是中小學生培養自覺意識,合理、制定豐富的學習休閑計劃的好時機。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如果沒有任何規劃,孩子們的心就很容易“散”了,開學后需要較長時間調整。中小學生正是努力學習、砥礪品德的時期。寒假既是休整,更是再出發的準備階段,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雙減”寒假呢?中小學生要從手機屏幕上抬起頭來,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學習休閑計劃,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培養自律意識,豐富假期精神生活。寒假里,每一次家務勞動、每一次關注家國大事、每一次閱讀經典、每一次親子溝通、每一次體育鍛煉,都是足不出戶卻又能提升素養、砥礪品德的好做法。“雙減”后的寒假,孩子作業少了,學科類培訓沒了,作為家長,要適應“雙減”,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正確引導,與孩子一起努力,促使孩子在“雙減”的假期生活中鍛煉自身、健康成長。假期里,根據孩子年齡不同還可以有多方面的選擇,比如讓孩子學做家務,感受家長的辛苦,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帶孩子在家附近走走,了解下自己的家鄉、名人典故,當然前提是要做好個人防護,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蚴亲尯⒆拥呐d趣愛好更深入發展,如孩子喜歡下圍棋,家長有空時不妨和孩子多切磋下;如果喜歡打球,不妨來場球賽,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家長要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做一個給孩子鼓掌的人。一個學期下來,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進步,有他的閃光點,在家聊天時,可以聽聽孩子的學習感受,問問孩子有沒有什么困難,積極給予孩子建議或反饋。
愿“雙減”后首個寒假中的孩子都能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都能在寒假中學習休閑兩不誤,讓“雙減”后的寒假收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