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安徽20戶家庭入選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安徽省20戶家庭入選,數量并列全國第三,往屆復查確認12戶——

文明為舟,千家萬戶行穩致遠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近年來,安徽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重點,倡導和踐行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建設好家庭,厚植家國情懷

“我們一家四口都是醫務工作者,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平時,我們都要對得起身上的白大褂。‘全國文明家庭’這份榮譽鞭策著我們繼續奮斗,努力在醫務工作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宿州市蕭縣新莊鎮衛生院副院長常琳說。

去年春節,常琳吃住在蕭縣新莊鎮衛生院,加班加點監控疫情。丈夫李永是村衛生室醫師,走村入戶宣傳科學防疫知識、解讀疫情防控政策、安撫群眾情緒。兒子李中華在徐州云龍醫院工作,主動報名參加防控應急預備隊,在徐州火車站輪流執勤。女兒李文慧在上海醫院工作,積極報名前往武漢支援。常琳一家四口分隔武漢、徐州、蕭縣三地,奮戰在抗疫一線,被譽為“逆行之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位位抗疫英雄的背后,是一個個共擔風雨、同舟共濟的家庭,是一個個厚植家國情懷、抒寫家國一體的主陣地。

在蚌埠市五河縣城關鎮錦繡蘭庭小區,提起朱浚川一家,街坊四鄰交口稱贊。朱浚川、李智夫妻均是醫生,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兩個可愛的女兒懂事禮貌,活潑開朗;雙方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選擇白大褂,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和風險,不僅自己要奉獻,家庭也要奉獻。”五河縣人民醫院內三科醫生朱浚川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家中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同為醫生的忙碌的妻子,朱浚川強忍不舍,主動請纓支援湖北,并擔任蚌埠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在武漢市的48個日夜里,他所在的方艙醫院共收治491人,并確保了艙內病人零死亡、出艙病人零回艙、醫護人員零感染。

“家”在“國”中相親相愛,興旺發達;“國”在“家”中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安徽省出臺《安徽省文明家庭創建標準和推選辦法》,在城鄉基層廣泛開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32戶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99戶家庭當選省抗疫最美家庭,20戶家庭當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這些家庭將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在各行各業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筑牢社會文明基礎,公眾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涵養好家教,培育時代新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志向、價值追求,好家教對于培育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好家教需要愛的潤養。作為父母要用愛陪伴孩子,通過言傳身教去影響和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池州市青陽縣朱備鎮江村村民張海香說。13年前,前夫突然離世,她毅然生下遺腹子,用柔弱肩膀扛起生活重擔。后來,她與再婚丈夫方東興一起悉心照顧前夫父母。

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雖然張海香和方東興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們始終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引導他們從小立下志向、熱愛生活、懂得感恩,養成好品行和好習慣,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也讓孩子們從小就在充滿愛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重家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家庭文化傳統。家教建設既是家事,也是國事,關系個人健康成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繁榮發展。

“我們更多注重與孩子精神層面上溝通,從不單純地指責命令,而是通過引導和談心,幫助孩子養成了生活和學習上的好習慣。”合肥市包河區皖新朗詩綠郡小區居民李紅珍說。李紅珍是合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獲得合肥市第六屆“十大好母親”稱號。丈夫曹玉建被授予第三屆省直機關敬業奉獻模范稱號,持續多年資助幫扶貧困學生。兒子曹翔宇2018年考入清華大學,經常參加志愿服務。

小家傳大愛,涵養好家教。近年來,安徽省以“皖家傳大愛,共筑家國夢”為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家風家教主題宣傳展示活動,引導廣大家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充分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中的重要作用。

  傳承好家風,引領文明新風

“從小接受過愛心人士和社會各方面的資助,讓我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我希望自己成為助學志愿者,盡綿薄之力幫助他人,激勵更多孩子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執委會主任桂運安說。

2015年,桂運安倡議發起向日葵“陽光助學行動”,后來主導成立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并在省民政廳登記。6年來,他數十次深入大別山走訪,與愛心團隊募集善款超過200萬元,長期資助貧困孩子200余名,并組織開展了科學之旅、夢圓上海之巔、圓夢北京研學、汽車圖書館開進大別山等多項公益活動。

在父親的帶動下,大女兒桂葉馨也是一名小小的志愿者,時常跟著爸爸到大別山區看望貧困孩子,多次獲得“校園之星”“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家風是無形的力量,引領文明新風尚。張秀麗是淮北市交通運輸系統的一名普通職工,也是淮北市造血干細胞捐獻第一人,讓一名素昧平生的9歲白血病女童重獲新生。

在張秀麗的精神感召下,丈夫趙波也成為了淮北市造血干細胞的志愿捐獻者,挽救了一名外省血液病患兒的生命。他倆成為安徽省首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夫妻,為兩位患者點燃生命之火。步入婚姻殿堂19年來,張秀麗和趙波曾連夜從外地趕回淮北獻血救人,夫妻二人共義務獻血8000多毫升,資助8名貧困學生,發動身邊親友獻愛心、做善事。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英雄,我為他們感到驕傲!我打算18歲生日那天就去檢查,如果合格我也去捐獻,一家三口都去捐獻骨髓!”女兒趙怡凡說。

家風“無形”,如何“有形”呈現?越來越多的家風家訓主題公園,讓市民在游園觀景中潛移默化地感悟家風家訓的精神內涵。群眾喜聞樂見的送“文化年貨”等文藝活動,有機融入優秀家風家訓。形式多樣的家風家訓進村居、進校園、進企業活動,讓家風家訓燭照更多人的心靈,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華。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一個個家庭構成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點,成為未成年人夢想起航的地方,江淮大地處處盛開朵朵家庭幸福花。

責任編輯:陳姝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91|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99国产精品久久| 护士的护士服被扒了下来小说|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国产a免费观看| 欧美老少配xxxxx|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九九电影院理论片| 欧美福利视频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美女范冰冰hdxxxx| 国产在线色视频|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两个美女脱了内裤互摸网沾|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黄色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