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實習生周奕菲)近年來,鳳陽縣紅心社區關工委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將鄉村振興工作各項要求落實落細。
紅心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帶關建”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協調到位、關心支持到位。自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主動參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工作的“五老”有20余人。廣大“五老”不忘初心,奉獻余熱,為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增彩添色。根據社區區位優勢和資源分布,制定符合該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產業規劃。
為充分發揮“五老”積極性,該社區關工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五老”登記造冊,建立“五老”志愿服務隊,組織“五老”參與產業發展、農村環境改善、青少年教育等工作,讓“五老”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宣傳員、監督員。該社區關工委高度重視教育幫扶工作,把教育幫扶作為“扶志”和“扶智”的有效手段,幫助困難學生求學圓夢。
此外,該社區關工委以生態宜居為抓手,努力提升農村居住環境。“五老”分組值班,督促保潔人員及時清掃公共場所,對亂搭建、亂擺亂放行為進行制止。入戶發放《環保小知識》宣傳單,增強群眾環保意識。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資金,把3.6公里生產路鋪成砂石路,解決路難行問題。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廣種植油茶、板栗等特色經濟作物。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為培育文明鄉風,該社區關工委持續開展文明交通勸阻、文明用餐、文明用網、“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和“送戲下鄉”等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道德模范評選,帶動身邊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營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