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寶玉家庭居住在南譙區珠龍鎮北關村。他們一家人在村里經營草莓種植,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攜手并肩、同向而行,持續為鄉村發展添力。2022年,該家庭榮獲“滁州市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生于斯、長于斯,鄉村振興路上,葉寶玉總想著盡己所能為家鄉做些什么。作為村黨總支副書記、扶貧專干,他始終將精準扶貧、不落一人掛在心上。2017年,葉寶玉負責全村扶貧工作和扶貧產業園建設。當時產業園的道路沒有硬化,每次遇到陰雨天車輛就無法通行,并且沒有管理房,生產資料和農具無處存放,這都給種植戶生產生活帶來嚴重不便。2018年,葉寶玉向上爭取到資金,為扶貧產業園硬化道路1200米、溝渠1900米,照明用電通到每戶棚頭,并為每戶新建一座管理房,為后期產業園發展奠定基礎。
為改善村里種植戶生產經營狀況,葉寶玉計劃自籌經費建立蔬菜基地,供困難群眾種植。他將想法告訴家人后,妻子孫登萍和兒子兒媳都很支持,他們自籌24萬元,新建25畝蔬菜基地(含20個大棚),將自家土地無償提供給困難群眾使用。同時,他們還自掏腰包鋪設250米砂石路,協調架設400米電線。葉寶玉一家帶領村內貧困戶種植了西瓜、香瓜、豇豆等大棚蔬菜水果。當年,棚內喜獲豐收,每畝凈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葉寶玉和家人都甘愿付出,爭當鋪路人,盡己所能造福一方。
“本分做人,踏實做事”,是他們一家人共同的座右銘。北關村草莓種植戶較多,在種植技術上葉寶玉一家頗有心得。平日鄰里在草莓種植上有所疑惑,孫登萍與兒子兒媳都會積極伸出援手。2020年,孫登萍牽頭與6戶貧困戶一起成立油桃扶貧種植園,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種植園的油桃比露天種植的提前20多天上市,每年能帶來7萬多元的收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