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5年5月14日7版)
“請面向屏幕,請確認是否本人。”4月25日上午,天長市中醫院大廳內,65歲的張紅梅在志愿者引導下,將面部對準自助掛號設備,僅用幾秒時間便完成了掛號和醫保支付。
“我視力不好又總記不住密碼,現在刷個臉就能看病買藥,太方便了!”張紅梅說。
從“持卡就醫”到“刷臉就醫”,這是天長市深化“互聯網+醫療”改革的縮影。
“我們豐富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場景,讓數據鏈取代了患者的奔波路。”天長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葛維朝告訴記者,線下刷臉支付與線上移動支付全覆蓋,不僅為年輕人提供“指尖上的便捷”,更讓老年群體告別了忘帶卡證、操作復雜的困擾,就醫效率大幅提升。
在該院治未病科,中醫四診儀前圍滿了體驗者。該設備通過高清攝像頭,能夠迅速捕捉面色、舌象等特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一兩分鐘就能生成包括體質辨識、病因病機、調理方案等內容的診斷報告。
“這是傳統中醫望聞問切的現代化升級。”葛維朝介紹,該設備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融合中醫診斷要素,幫助醫生更高效地獲取多維健康數據,精確輔助治療。
在中醫藥服務的基層末梢,另一項創新破解了“缺醫少藥”難題。
針對鄉鎮衛生院中醫藥專業人員短缺、飲片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天長市智慧共享中藥房已高效運轉多年。
“基層醫生通過系統上傳處方,我們這里完成審核、調配、煎煮全流程,再通過快遞免費送藥上門。”葛維朝說,截至2024年底,藥房已累計處理8.9萬張處方、50萬劑中藥,讓偏遠鄉村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中藥服務。
在天長市衛健委副主任李珍華看來,該市智慧醫療實踐,是縣域醫改“天長模式”的迭代升級。
“依托‘互聯網+’技術,天長市近年來持續整合市、鎮、村醫療服務資源,不斷推動縣域綜合醫療服務能力高質量發展。”李珍華告訴記者,該市“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群眾就近即可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