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5年5月7日6版)
“這里就是《六姊妹》里那個充滿年代感的糧站!”近日,位于定遠縣爐橋鎮的爐橋印象1958文旅產業園,漸成八方游客的“網紅打卡地”。這座由老糧站改造而成的文化地標,因為熱播劇《六姊妹》的上映而愈發火爆。
爐橋鎮位于定遠縣西部,與淮南市接壤,因東漢末年曹操在此置爐冶煉兵器,并建橋連接壽州得名。這里既有“橋上橋”的古樸厚重、老茶館的滄桑閑適,也有“壽字、懷畫、定文章”中的方氏三兄弟的妙筆才情,還有橋尾、大救駕、雞絲手搟面的美味傳承。近幾年,鎮里發展起文旅產業。
“走得再遠,根始終在爐橋。”這是定遠縣爐橋印象文旅創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發周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土生土長的爐橋人,他早年在上海等地打拼,投資改造了上海朝陽1959文創園,將一處老廠房打造成融合藝術與商業的城市地標。
2023年,爐橋鎮政府聯系上朱發周,談起改造老糧站的想法。兒時記憶和家鄉情結,讓朱發周決定回鄉考察。當時的爐橋老糧站,倉庫墻體剝落、屋頂坍塌、道路破損滿是積水,朱發周卻從中發現了價值。去年,他返鄉創立公司,按照“既能承載鄉愁記憶、又能滿足現代文旅需求的復合型產業園”目標及“修舊如舊”原則,對老糧站進行改造。
機緣巧合,電視劇《六姊妹》在淮南拍攝期間,外聯制片人在爐橋尋景中意外發現老糧站符合劇中場景。定遠縣、爐橋鎮積極推動,朱發周更是主動推遲改造計劃,讓劇組來取景拍攝。
2024年10月,爐橋印象1958文旅產業園建成運營,集文化展示、民俗表演、影視取景、直播打卡、休閑娛樂、追尋記憶、品味美食于一體,讓老糧站獲得新生。開業僅3個月,就接待游客3萬人次,營收1000萬元,帶動就業100余人。
為承接《六姊妹》帶來的流量,合肥公交推出影視旅游專線,串聯淮南九龍崗民國小鎮、爐橋1958產業園等景點,游客紛至沓來。“以前,我們這里冷冷清清的,現在每天有很多游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在爐橋1958文旅產業園經營便利店的余老板笑著說。
如今,爐橋鎮以“影視+文旅+農業”模式延伸產業鏈,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該鎮河頭村依托千畝草莓基地、時光小院等農文旅項目,打造沉浸式田園體驗場景,吸引游客參與采摘、民宿等特色活動。2025年首屆草莓文化節期間,單日游客量超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