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安徽往前趕】改革風正勁 亭城滿目新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

圖為小崗村改革大道。 全媒體記者盧志永攝

圖為小崗村改革大道。 全媒體記者盧志永攝

大力弘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2024年新增國家級改革試點13項、省級19項;

農村改革試驗區等5項涉農“國字號”整市試點深入推進,耕地保護做法入選全國農村改革典型案例;

縣域醫改“天長模式”、農村垃圾治理“來安經驗”、人居環境整治“明光經驗”、小型農田水利改革“定遠模式”等一批經驗在全國推廣;

林長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等一批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全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現場會、全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會等一批全國性經驗交流會在滁州召開……

如果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滁州高質量發展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卷,全面深化改革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小崗村考察,稱贊“小崗村當年的創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聲驚雷”,強調“唯有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9年來,我市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抓小崗促全市,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向改革最關鍵處發力、向最核心處突破,闖關奪隘、勇毅篤行,以鏗鏘有力的步伐奏響改革發展的時代強音。

聚改革“原動力”夯實三農“基本盤”

季春之月,萬物競秀。走進鳳陽縣小崗村的萬畝麥田里,小麥綠意盎然、長勢喜人。大片規則的田地、伸向遠方的溝渠、阡陌縱橫的機耕道……構成一幅農業發展的生動畫卷。

2015年7月8日,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首批頒證啟動儀式在小崗村舉行,小崗村村民拿到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紅本本”。

從按下“紅手印”,到喜提“紅證書”,小崗村在中國農村改革歷史進程中再度領跑。不僅如此,小崗村還獲頒全國首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設立全國首支村級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成立全省首家村級鄉村振興支行;“大包干”帶頭人集體榮獲“改革先鋒”稱號并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代表頒獎;小崗村黨委被黨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截至2024年底,小崗村村民承包土地流轉率達74%,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40個。2024年,小崗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48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0元。在小崗村2024年度分紅大會上,每位村民股東分紅720元。

此外,2024年11月,小崗村景區被聯合國旅游組織授予“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榮譽稱號。據統計,2024年小崗村累計接待游客6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5億元。

改革為小崗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我市深化農村改革的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抓小崗促全市”,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改革等,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2015年,天長作為全國首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聚焦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探索清產核資、成員確定、股權設置等農村股改“十八步”工作法,受到中央改革辦和農業農村部等充分肯定,相關改革經驗全國推廣,被表彰為全國首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2018年,滁州獲批整市試點以來,實現1078個行政村全覆蓋。

2020年,我市作為全國3個整市之一,開展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聚焦探索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的有效路徑,取得豐碩成果,共有12項制度、4項改革經驗被農業農村部推廣。截至目前,全市已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超5000宗。

2024年滁州全年糧食總產96.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居全省第三。糧食增產的背后,是我市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充分實踐。2023年我市獲批整市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國試點,截至目前,2023年60.193萬畝任務全面完成并通過驗收,2024年66.1萬畝任務量居全省第一。

用改革“關鍵招”塑造發展“新優勢”

去年9月10日,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勝利召開,取得圓滿成功。會議的主要成果之一——審議通過《中共滁州市委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奮力譜寫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篇章的實施意見》,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方面部署改革,提出12個方面改革任務。

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我市緊緊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一“牛鼻子”,始終堅持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聚焦重點難點及“卡脖子”瓶頸,朝著難點上,向著深處改,形成多點突破、次第開花、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下所需、發展所急,是未來所系、大勢所趨。

對此,我市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性抓手,深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科技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入選首批“科創安徽”試點城市,獲評全省科技創新先進市。探索建立“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政產學研合作“四題模式”,獲國務院督查組肯定,并入選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被中央深改辦專題刊載。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1500家、3500家,數量分別居全省第三、第二;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53家,均居全省第三。

民營經濟是滁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民營經濟強則滁州經濟強,民營經濟好則滁州發展好。

為讓民營企業在滁州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新、用心發展,我市深入開展“全域通辦”等改革試點,實施“亭美登記”“證照聯辦”等服務,上線企業開辦+AI審批系統,25個行業實現“一證準營”,推動企業開辦跑一次、一天辦、零成本。探索“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全程幫辦代辦”辦理模式,加快實現“簽約即供地、交地即發證”,項目前期審批環節、材料、時限分別壓減88.9%、77.1%、66.7%。

截至2024年末,全市民營經濟主體總數達52.47萬戶、同比增長13.88%。滴水折光,數字背后是我市在營商環境改革方面的突破和提升。

近年來,我市以“雙對標”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在全省率先出臺首部地方性法規《滁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率先成立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率先實施政務服務大廳“365天不打烊”服務、率先設立涉企服務專窗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率先實施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率先出臺企業訴求“一口”收辦、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建成全省首個企業綜合增值服務專區,出臺全國首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地方性法規,發布全國首個市級《證照并銷服務規范》地方標準,搭建線上“亭好辦”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大力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2024年,全市線上線下服務企業群眾2549萬人次,助力新增經營主體6.47萬戶,同比增長13.75%。

風從海上來,潮涌長三角。為奮力在主動服務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我市探索“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全力推動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發展,與南京簽署“1+2”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寧滁新型功能區管委會,建立“領導小組+管委會+開發主體”管理運作機制,雙方共編規劃、共設基金、共建園區、共同運營,攜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聚力打造體制創新引領區、產業協同示范區、同城發展先行區。

以改革“含金量”托起人民“幸福感”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在群眾的心里,改革這一宏大的命題落到具體場景中,就是一件件“國之大者”的民生小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滁州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全力將改革力度轉化為民生溫度。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我市聚焦勞有所得,著力深化人力資源改革。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企業用工“周轉池”制度,積極解決企業因生產淡旺季用工需求變化導致的階段性職工流失和招工難等問題,創新舉措獲人社部、審計署通報表揚。近十年新增城鎮就業上百萬人。出臺“滁創23條”等政策舉措,近兩年年均幫扶企業招工引才10萬人以上。

瑯琊區獲得第三批安徽省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實驗區稱號;2024年全市共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2所,穩步增加公辦學位供給,8所新建、改擴建公辦園如期完成,新增學位3000個;3所中職學校創省A類學校全部通過,數量居全省第一……一項項成績記錄了我市教育工作走過的堅實足跡。

近年來,我市圍繞均衡普惠抓基礎教育改革,聚焦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機制、保障機制等積極探索,整市創成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省級實驗區,66所學校獲評省級以上實驗校、特色校,“雙減”、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多次獲得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肯定。率先在全省出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持續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引導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地方主導及特色產業相吻合,職業院校面向“新三樣”產業開設36個專業點,每年為企業輸送畢業生1.2萬人。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市聚焦病有所醫,著力深化綜合醫改。天長在全國首創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探索“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看病更省錢、基金更安全”,形成基層醫改“天長經驗”。加速推進與滬蘇浙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優質醫療機構合作,通過醫院“聯”建、???ldquo;聯”辦等方式,累計合作項目424個,其中設立分院3家、醫聯體55家、分中心33個、科室合作66個、??坡撁?01個,加入醫院集團2個,建立名醫工作站81個等。

養老涉及千家萬戶,是家事也是國事。自2023年入選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以來,我市聚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精心謀劃、精準發力、精細實施,切實為老年群體送上家邊、身邊、周邊可感可及可享的幸福。全椒入選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天長、瑯琊獲批全省醫養結合創新發展試點。出臺《滁州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滁州市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等“1+3+N”政策文件,制定居家上門服務指導清單、家庭養老床位適老化改造項目參考清單、智能化改造設備參考清單3項清單,全面壓實責任鏈條。運用國家“區塊鏈+養老”創新應用試點成果,改造升級全市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形成“平臺+機構+家庭床位+服務”的養老服務生態圈。項目啟動以來,累計建設家庭養老床位2663張、開展居家上門服務5797人次。

責任編輯:yangl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麻豆md传媒md00中国| 最新jizz欧美| 怡红院成人影院|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黄页在线播放网址| 91秦先生在线| 青青操在线视频| 老司机午夜免费视频| 绿巨人草莓香蕉丝瓜菠萝|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软件|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正在播放91大神调教偷偷|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久久久久一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91精品欧美成人|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最新eeuss第141页|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日本午夜电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jizz免费看| 一个色中文字幕|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特级毛片aaaaaa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