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日,一對結婚28年的夫妻在調解員李振梅的見證下相擁而泣。王女士撤回了離婚起訴,與張先生重歸于好。天長法院通過專業調解讓瀕臨破碎的家庭“破鏡重圓”,彰顯了司法溫度與社會責任的深度融合。
王女士與張先生于1997年相識相戀,1998年舉辦結婚儀式,1999年補辦結婚證,婚后育有兩女。然而,近年來雙方因生活理念差異頻發爭吵,王女士更懷疑丈夫存在“不忠行為”,矛盾逐漸升級至訴訟離婚。
面對這起典型的中年婚姻危機案件,調解員并未簡單遵循程序,而是啟動“情感修復專項計劃”。通過心理疏導,引導雙方釋放積壓情緒。王女士坦言,長期家務負擔與丈夫的冷漠令其身心俱疲;張先生反思因忙于事業忽視家庭,但對“不忠”指控堅決否認。調解員精心準備了兩人結婚證、女兒成長照片。當看到1999年結婚證上稚嫩的面龐和2001年大女兒出生時的全家福,夫妻二人潸然淚下。針對信任危機,調解員設計“承諾儀式”,引導張先生當場承諾多給家人關愛,定期與妻子溝通;王女士則同意給予丈夫改正機會,并共同接受婚姻輔導。
“不是所有婚姻都該勸和,但許多本可挽救的家庭因沖動解體令人惋惜。”有多年家事糾紛調解經驗的李振梅說,“部分當事人起訴離婚并非深思熟慮,而是渴望被傾聽、被重視。”案件調解中,法院通過創造平等對話場景,讓夫妻重新發現彼此多年來對家庭的付出和被日常瑣碎掩蓋下的深情,架起了夫妻關系修復的橋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設立“離婚冷靜期”、最高法院倡導“家事審判人性化”的當下,為化解婚姻家事糾紛提供了新思路。(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