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老張,你們小區升級了嘛,瞧這樓道墻面都改成金剛護墻板了,花了不少錢吧?”
“一分錢沒讓我們掏,都是社區、業委會、物業出資弄的,真是暖人心啊!”
近日,在瑯琊區清流街道創業北路社區陽光河畔怡園小區13號樓一樓樓道內,市民老周看到朋友張光富所住小區樓道環境發生的變化時頓感眼前一亮,聽到老友的回答后更是深表羨慕。
這是咋回事呢?2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陽光河畔怡園小區一探究竟。
走進該小區13號樓一樓樓道,只見墻壁上貼著一塊塊金剛護墻板,電梯門口也裝上了石塑仿大理石門套,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經了解,該小區共有4棟高層一樓墻面實施了改造,給居民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前很破舊,現在大變樣了。前兩天,我家親戚來拜年,還以為走錯小區了呢,打電話確認后才敢進。”一位居民樂呵呵地說。
原來,陽光河畔怡園小區是建成10年以上的安置小區,樓道墻面破舊老化、照明昏暗等問題日益凸顯,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之前,居民也反映過,可因為沒有專項資金,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成了居民的煩心事。
破解之策在哪?今年春節前,社區黨委牽頭召開“紅板凳議事會”,以及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席會議,并達成一致:由三方共同出資13.6萬元,對小區高層樓梯道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改造過程中,創業北路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及時溝通各方意見,推動項目順利推進;小區業委會代表居民全程監督工程質量,保障居民利益;物業積極調配資源,配合施工隊伍開展工作。在“三方”的緊密合作下,不到半個月時間,改造工程便順利完成,樓道面貌煥然一新,為居民獻上“新年大禮”。
接受記者采訪時,創業北路社區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基層治理中,解決群眾所需所盼需資金支撐,這些年在政府的重視下,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但絕不能養成“等靠要”的習慣,基層也要積極發揮作用,凝聚社會力量,合力破解資金難題。這次“三方”共同出資改造樓道行動,不僅是對居民訴求的積極回應,更是社區治理模式的一次創新探索,有效解決了老舊安置小區改造資金難題,“下一步,我們將在轄區復制推廣這一成功經驗,繼續發揮社區、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作用,依靠自己的力量,改造更多需要改造的樓道,解決更多群眾‘急難愁盼’,展現基層治理新成果。”
“公共收益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過社區黨委搭建的平臺,我們更能精準掌握群眾需求,這次從公共收益中拿了4萬多元改造小區樓道,為群眾辦了實事,我們感到錢花在了刀刃上,收獲了群眾的滿意。”陽光河畔怡園小區業委會負責人張宏如是說。
“在這次改造中,我們雖然花了幾萬元錢,但也贏得了居民的掌聲,堅定了我們干好物業工作的信心和決心。”負責管理該小區的安徽華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大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相信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小區治理會越來越好,今后物業會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和配合,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