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滁州消息 今年以來,鳳陽縣民政局持續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積極破解養老服務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著眼養老機構、服務項目、監督管理破舊立新,一項項惠老政策見行見效、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實落地、一幅幅幸福養老的溫暖畫卷在鳳陽大地徐徐展開。
堅持“標準化”與“規范化”協同推進。探索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鳳陽縣民政局探索推動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從“環境設施、業務能力、服務質量、安全生產、滿意度”5個方面入手,建立“賽馬”機制、制定細則、打造示范、樹立標桿,探索構建具有鳳陽特色的養老機構服務標準體系,進而推動全縣鄉鎮敬老院“舊貌”換“新顏”。規范特困供養機構財務管理。委托會計事務所對全縣14家公建民營特困供養機構2023年度開展資金審計,審計內容包括特困供養生活費、運營管理經費、工資補貼等收支情況,并對審計問題形成通報,督促機構迅速落實整改,保障財政資金使用安全有效。有序開展安全監管。持續開展民政領域消防安全除患攻堅、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養老機構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治理等專項行動,做到周報月報;堅持日常管理和督查檢查相結合、部門檢查和聯合檢查相結合、安全管理和消防維保相結合、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相結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對賬銷號、源頭管理、形成閉環。
堅持“城市”與“農村”同向建設。推進嵌入式養老服務項目。年初,通過認真謀劃部署,在玄武街道新城社區鳳凰熙岸小區建設1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該項目充分考慮老年人需求和養老服務機構消防規范要求,按照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三區一平臺要求,配建助餐、洗浴、休閑文化娛樂設施、醫療康養、智慧平臺等,為老年人提供助餐供餐、助浴助潔、文化娛樂、日間照料、居家上門等基本養老服務。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按照“六有”要求,標準化打造6個具備日托、餐廳、心理咨詢、文化活動等功能的農村幸福院。將六助服務、入戶探訪、志愿活動、互助養老和信息收集統計有機結合,讓農村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一站式”優質養老服務的同時,為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數據支撐。推進老年助餐建設。上半年,依托鄉鎮(街道)社工站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民意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2043份,根據調查結果在就餐意愿占比較高的地區協調用房,調整建設老年助餐設施,合理定價;在各助餐點設立群眾“意見箱”,獲取意見建議;所有站點開通免費送餐服務。截至10月底,新增建檔人數1506人,就餐人次226436人,助餐補貼金額73.11萬元。
堅持“制度”與“行動”同向發力。精準核發養老補貼。將高齡津貼發放數據和公安機關80周歲以上人口信息核實比對,主動發現,入戶宣傳,新增高齡津貼對象3257人,確保應享盡享。截至10月份,享受高齡津貼23876人,發放資金1532.346萬元;發放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6684人,201.344萬元。落實政策制度支持。實施養老“喘息服務”,綜合調度區域內養老機構,按照每天150元標準,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15天免費喘息服務,截至10月份,共有32人通過享受養老“喘息服務”后長期入住養老機構。做好低收入集中照護,印發《鳳陽縣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完全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改造方案(實施)》,共為17人次支付低保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補貼,共計23685元。扎實開展提升行動。對全縣低收入老年人進行廣泛摸底和低保、特困、脫貧等人口數據進行比對,逐一入戶進行失能評估,保證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對象的準確性,截至目前309戶家床建設全部完成,居家養老服務596人全覆蓋,開展服務25433人次,完成率142.2%。
(顧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