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周坤)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開診、組建12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9月24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安徽省通過打造百姓家門口的“好醫院”、引育百姓信賴的“好醫生”、提供百姓向往的“好醫療”,讓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成果更加直接地惠及民生。
發布會上,安徽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同柱介紹,安徽省緊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重大機遇,圍繞嚴重危害群眾健康、跨省就醫集中、疾病負擔重的病種,先后獲批兒童、創傷、腫瘤、神經、心血管、中醫、消化、精神、綜合等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
“其中4家已全面開診,5家邊建設邊運營,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全部建成后將新增近萬張高水平專科床位。”劉同柱說。同時,安徽省優先在全省醫療資源薄弱、人口基數大、病患外流多的市縣,布局建設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市縣。目前已布局建設21個,覆蓋全省13個市。
作為第一批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安徽省2015年首創縣域醫共體,2019年創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劉同柱稱,目前安徽共組建12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59個縣(市)全覆蓋,服務人口數3757.8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2.4%。
為了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安徽省還深入實施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行動,全省縣級三級醫院達68家,覆蓋44個縣(市)。全省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60個、村衛生室10784個,171個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能力水平,創建社區醫院161個。
安徽是中醫藥資源大省。為了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安徽省建有5個國家級、41個省部級中醫藥創新平臺,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4個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均已開工建設。
同時,以爭創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引領,實施高質量發展“五大示范”、中醫藥產業發展“十大行動”,初步形成亳州“世界中醫藥之都”和六安、安慶大別山“西山藥庫”等產業發展集聚區。
下一步,安徽省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擴容、梯度平移和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系統連續、公平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