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建好一方工坊,共富一方鄉親

我市落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今年首批試點建設30個“共富工坊”——

建好一方工坊,共富一方鄉親

一排排廠房有序排列、一臺臺紡織機隆隆作響、一輛輛運輸車來回穿梭……這是定遠縣張橋輕紡產業園里的一景,讓人驚訝的是,生產如此密集的紡織工業園區,卻看不到其他類似園區常見的廢舊包裝和廢絲廢料。

這是張橋鎮黨委牽頭下,鎮內16個村(社區)與滁州市千絲露紡織公司合作,共同出資打造的“共富工坊”——千橋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通過回收園區生產過程中的廢棄包裝、邊角料,進行再利用、再出售,既解決園區環境問題,又帶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鄉村振興進程中,如何破解鄉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難題?如何深化鄉村“自我造血”功能?怎樣將增收致富的場景從“遠方”的城市搬到鄉村的“家門口”?

近年來,我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認真落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進一步深化村企聯建,引導企業將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注入鄉村、推動鄉村將資產、資源、生態等要素融入企業,探索以“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進而找準促進鄉親就業增收、激活鄉村產業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共富密碼”。今年,全市首批試點建設30個“共富工坊”。

瓜蔞基地、主題民宿、自然課堂……一批網紅打卡點,帶火了定遠縣西卅店鎮青山村。

依托周邊500畝瓜蔞產業,青山村與結對共建企業恒嘉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瓜蔞部落農文旅有限公司,打造涵蓋瓜蔞種植基地、瓜蔞子深加工廠、助農直播間、童趣樂園等特色項目的“瓜蔞部落”,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帶動周邊30余戶村民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約3萬元。

公司CEO、“新農人”楊智說道:“‘瓜蔞部落’自開園以來,節假日期間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年經營性收入700余萬元,企業發展了,村里也富了,農民的生活也越過越紅火了”。

以市場化為導向,在打造建設“共富工坊”過程中,引導企業將合適生產經營的環節布局到農村。

我市制定深化村企聯建、打造“共富工坊”實施方案,按照“黨建引領、需求對接、產業互補、互促共贏”原則,逐村逐企開展分析研判,推動建立村級“供給清單”和企業“需求清單”,鼓勵有產業基礎、有生產需求、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參與“共富工坊”建設。

鄉村資源稟賦不同,如何讓“共富工坊”彰顯特色、激發活力?

我市堅持因地制宜育“工坊”,采取“標準化+差異化”發展方式,明確“有固定場地、產業項目、從業人員,能帶動集體增富、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三有三帶”建設要求,依托村級就業車間、標準廠房、強村公司等,通過來料加工、產業服務、定向招工、電商直播、農旅融合等模式,培育差異化、特色化工坊,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省際毗鄰地區,跨界一體化建設是機遇。毗鄰街道,怎樣探索共富新模式?來安縣汊河鎮以“頂山—汊河、盤城—汊河”結對共建為契機,深化所轄村與江北新區所轄社區結對建設,將本地汊河蓮藕汁、蓮子露和汊河牛肉、蟹黃湯包等特色產品在南京盤城葡萄節農產品專場推介會上進行推介,進一步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知名度。同時,在村電商服務中心,開設“江北新區產品”專窗,專門銷售江北新區農副產品。

“產業共謀、項目共建、產品共銷。”來安縣汊河鎮黨委書記馮勁說,在與南京江北新區毗鄰街道深度融合中,汊河鎮通過不斷加大對接和服務力度,找準這一契合當地實際的發展模式,有力提升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汊河鎮相官村積極招引聽溪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利用村里閑置資產和企業聯合打造電商直播型“共富工坊”,工坊通過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制定標準,指導農戶進行生產,運用網上信息平臺進行銷售,實現產、銷、加工、倉儲、運輸為一體的農產品閉環產業鏈。采取“互聯網+農場+合作社+農民”銷售模式,收購農戶和農場種植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200余種農副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銷售滁州、南京兩地,銷售額超1500萬元。

“通過和村里聯合打造‘共富工坊’,不僅帶動了周邊農副產品的銷售,增加了群眾收入,也豐富了我們的產品種類,擴大了我們的市場份額。”聽溪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成江這樣說。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打造建設“共富工坊”,正是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創新探索。

村里出廠房、出勞力,企業出設備、出技術,雙方共同拓展市場,按比例利潤分成。明光市橋頭鎮漢塘村與明光市鑫燁制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定向招工型“共富工坊”——安徽漢唐紡織有限公司,漢塘村解決了生產用地和廠房問題,鑫燁制衣有限公司負責安裝生產設備和技能培訓,并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幫助10名脫貧戶就近就業,助力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目前,公司年產值35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

為了讓“小”工坊激發“大”能量,我市積極統籌各方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在項目謀劃、資金支持、金融服務等予以政策支持,在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鄉村旅游等方面予以培育指導。

天長市汊澗鎮是遠近聞名的食品小鎮,作為該鎮農業大村的張營村,如何在“產業優勢”里找準“發展勝勢”?該村通過黨組織領辦實體公司,以土地、資金入股形式,與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共建產業服務型“共富工坊”。

工坊成立以來,市縣鄉三級聯動,以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技術指導富腦袋、以200萬元的黨建引領信用村低息貸款助力經營富口袋,主動鏈接安徽科技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和揚州大學等院校師資資源,變工坊為“研學基地”,定期開展人才培育、技能培訓。與此同時,工坊采取“村集體+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與毗鄰糧食加工企業發展訂單農業近萬畝,季節性用工30余人,村集體年增收近20萬元。

為擴大共富效應,村企還聯合成立了“田園工坊”黨支部,組建先鋒助農團,免費向周邊農戶普及水稻種植技術、農機實用技術等知識,幫助發展漁光互補、稻鴨共養、稻蝦連作等立體農業,村集體年增收60多萬元,戶均年增收1.2萬元。

“我家兩口子本來因病勞動能力受限,家庭收入不高,在村里牽線搭橋下,工坊產業服務團給我們上門指導,利用流轉過來的20畝田地蝦稻連作,家庭年收入由原先1萬多元增加到4萬余元。”村民張銀和激動地說,自家的生活一下有了質的提升。

在“共富工坊”的帶動下,一幅幅共同奮斗致富、共創美好生活的圖景正在皖東大地加速形成。如今,“共富工坊”建設已納入縣鄉村三級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的重要內容,明確鄉鎮黨委作為運行保障主體,由1名班子成員作為幫扶聯絡人,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工坊“召集人”,幫助協調資金項目、產業政策、公共服務等要素。

截至目前,我市各地各部門已幫助“共富工坊”協調項目資金280多萬元,市縣鄉開展會商、組織培訓20余場次,一系列的政策舉措正推動“共富工坊”邁入規范化良性發展軌道,不斷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中,持續放大“家門口”的共富效應。

責任編輯:楊璐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球全球gogo专业摄影| 国内国外精品影片无人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а√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美女被男人扒开腿猛视频| 国产真实伦实例|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无敌影视手机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一成人毛片|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老师的奶好大摸着好爽|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aⅴ在线免费观看| 成年人性生活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正能量网站不用下载免费观看视频软件| 四虎在线精品观看免费|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日本肉动漫无遮挡无删减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福利视频999| 四虎最新紧急更新地址| 麻豆一区区三三四区产品麻豆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黑料不打烊tttzzz网址入口|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歪歪漫画在线观看页面免费漫画入口弹窗秋蝉|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