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著眼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科學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錨定了奮斗目標、制定了行動指南,也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厘清了思路、鼓足了干勁。”近日,定遠縣委書記鄒軍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接受了專訪。
鄒軍說,全會召開以后,定遠縣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全會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黨中央的號召傳達到每一名黨員干部。為加深對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把握,通過報告會、大講堂等形式,邀請省市領導及專家作專題輔導、授課解惑,并組織理論宣講團赴各單位開展宣講。第一時間研究部署貫徹舉措,精心謀劃定遠改革“特色動作”,組織開展50余次專題調研,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31篇,在全縣迅速形成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學習熱潮、宣傳高潮、實干浪潮,全力推動各項決策部署在定遠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鄒軍表示,下一步,定遠縣將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頭等大事,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安排,錨定目標、找準定位、拉高標桿、挖掘潛力,將各項改革任務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推進,一項一項落實到位,以更多的改革成效助推定遠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推陳出新,在優勢領域精益求精。
堅持將改革進行到底,聚焦定遠改革傳統優勢領域,進一步探索實踐,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持續擦亮定遠改革“金字招牌”。一方面,要充分總結和運用好小型水利產權制度改革、河湖長制、林長制改革等既有改革的寶貴經驗,結合定遠實際開拓創新、推陳出新,創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可復制、可推廣的定遠改革品牌。另一方面,聚集群眾所呼,不斷拓展深化“民聲呼應”工作機制,持續打響“民呼定辦”品牌,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重點在教育、醫療、養老以及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等領域持續探索,推動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努力讓改革成色更足、群眾獲得感更強。
二是堅持破舊立新,在薄弱領域精耕細作。聚焦工業不強、發展不優這個定遠最大短板,全力在“雙招雙引”、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等領域改革攻堅。一方面聚焦發展所迫,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發揮好鹽化科創中心等研發平臺效用,持續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加快化工等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做好“鹽頭化尾”產業文章,不斷發展壯大鹽化產業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聚焦企業所困,不斷優化完善現場辦公、周末解題等助企紓困機制,快速清除影響項目進度的“絆腳石”和“中梗阻”,努力讓項目轉化在定遠更快、讓企業發展在定遠更好,讓“亭滿意·定放心”營商品牌更響。
三是堅持融合創新,在重點領域精研深究。堅持先立后破,謀實推深“小切口”改革事項,做好相關領域改革“后半篇文章”。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改革“含金量”,聚焦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持續加強“定有良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深化拓展鄉村振興“五看五比”機制,打造和升級更多“共富工坊”。同時,重點抓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農村產權交易規范化試點等改革,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基賦能。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改革“含綠量”,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決不要帶血的GDP、污染的GDP,學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因地制宜發展更多“官橋煙柳”“金山溪谷”“瓜蔞部落”等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