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本報今起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書記談”專欄,推出各縣(市、區)和部分市直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訪談,報道各地各單位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加壓奮進,推動各項工作提速增效、爭先進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了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最強音。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天長市委書記賀家平在接受專訪時談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通過的《決定》,闡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目標、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決定》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增強了改革的整體效能。
天長如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這個問題,賀家平介紹,天長市委第一時間傳達全會精神,部署貫徹落實;市級領導帶頭開展調研宣講,形成調研報告36篇,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下一步,天長將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不折不扣學原文、悟原理。聚焦聚力抓落實、謀發展。圍繞全會精神,抓好當前經濟運行、安全穩定、防汛抗旱、全面從嚴治黨等各項工作,確保盯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敢闖敢試亮品牌、創經驗。堅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勁,集智聚力破解改革難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生動的“天長實踐”。
賀家平介紹,天長始終堅持高站位高標準縱深推進各項改革,實施了11項國家級試點和9項省級試點,特別是,醫改、農村綜合改革、基層治理改革、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努力把天長打造成為改革創新先行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繪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天長將堅決貫徹落實滁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勇當改革排頭兵、創新先行者,為寫好中國式現代化滁州實踐新篇章多作天長貢獻。具體做好三個方面:
一是用好改革“關鍵招”,構筑發展高地。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民營企業、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商事制度等領域攻堅突破,實現“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主要領導對天長提出對標學習江蘇先進縣市的要求,做到全國百強進位次、長三角爭一流、江蘇周邊當龍頭,打好“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工業經濟“三大戰役”,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6年,完成經濟總量過1000億元、規上企業過1000家、所有鎮財政收入過1億元的“三個一”目標,為滁州打造全省“一二三”城貢獻天長力量。
二是打響改革“特色牌”,探索更多經驗。堅定改革攻堅,在科技、農村、醫療等領域大膽“破題”“闖關”。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四題模式”,加快構建以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為龍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創新型企業集群。推深做實農村綜合改革,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經營試點,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讓農民資產動起來、用起來、活起來,讓鄉村田野充滿新希望。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位一體發展,探索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三醫”運行機制。
三是夯實改革“基本面”,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一方面,探索建立新時代縣域一站式化解矛盾天長模式,攻堅“信訪上行、涉法涉訴、歷史積案”難點問題,實現“被動處理”向“源頭化解”轉變,達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天、矛盾不上交”效果。另一方面,聚焦就業、增收、入學、養老、托幼等民生領域持續深化改革,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